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1-9-1 17:31 编辑
五一节回老家吃喜酒,侄子结婚。负责记账的,是本村的曹老师,我初中时的物理老师,现已退休多年。按照辈分,我要喊他堂舅,他和我母亲是堂姐弟。上学时,我只喊他老师;毕业时,我才喊他舅。
曹老师那时是民师,教物理,会修理收音机,在我们眼里很了不起。平时喜欢看书刊杂志、电影,标准的文艺青年。二哥上初中时,订了《小说月报》杂志,就是受他的影响。初中毕业后,二哥没有考上中专,想复读,家里缺劳力,父亲不让,和父亲吵了一架,还差点打起来,只好认命,回家搬坷垃头子(务农)。不过,二哥一直有读书习惯,直到现在。我喜欢读书,其实是受了二哥的影响。初中期间,曹老师曾组织我们到城里看电影,还记得是《花园街五号》《日出》。
自到城里上了高中,就很少再碰到曹老师。后来,民办老师转正,他顺利转为公办老师。再后来,听说他转到了一所高中,不过不再教物理,而是教语文了。这个跨行有点大,不过想一想,却又有点顺理成章。也许,他以前的最爱就是语文,只是当时没有教物理的人罢了。这样看来,我的初中物理,是语文老师教的,没能上他的语文课,不能不说是一生的遗憾。
这次吃酒,我们挨在一起,正好听曹老师聊他的退休生活。
曹老师现在烟酒不沾;茶,也只喝苦瓜茶,要浓浓的。平时依旧喜欢阅读,研究《红楼梦》,还写了不少心得。惭愧得很,这本名著,我只在大学时看过一遍,人物及情节,早已忘记十之八九,连金陵十二钗都说不上来,更谈不上什么体会感悟,就这一话题,根本没办法和他老人家交流,只能认真聆听,也算是弥补了没能听他讲课的遗憾。
席间,曹老师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要把他写的红学研究发给我看,我真的是感动至极。他的研究全是手写笔记,没有用电脑。我建议他敲到电脑里,可以开个公众号,他不同意,担心被人剽窃了去。
相聚总是短暂。回来后没几天,我就收到了曹老师发的几篇文稿。写得好不好,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一点很肯定,那就是很认真。这三个多月里,他除了发一些红学研究,还有一些读史品鉴等等。愿他闲暇之余,能够写出更多的文章,以供我们欣赏。
周末回家,我把《红楼梦》找了出来,准备好好研读,以便下次回去,能够和教我物理的语文老师聊上三言两语。还有一件事不能忘,就是给他多带几包苦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