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1-10-12 12:32 编辑
凫水
我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讨论“嫂溺援之以手”问题的那当儿, 正赶上了“媳妇和妈同时掉在水里先救谁”的话题在网络窜红。
我和孩子们说,出这个问题的人心理阴暗, 你怎么回答都讨不到巧。 最好的办法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因为要解释“援”的意思, 我进而分析了“爰”字的构形, 借机说了些水中施救的常识, 同时没忘引用98年洪水时湖北女孩抱树几个小时的故事。 课堂的气氛相当热烈。
就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中, 站在讲台上的我却走了神……
初中学校的四周环境非常好, 西边和北边是两片“海子”, 东边是山,南边是一马平川的农地。
初二的那年春夏时节, 雨水特别丰沛, 校门前通往山里的那条长长公路好不容易才把就要并成一家的海子勉强扯开。 而那水边儿也快要浸漫到校园的围墙脚下了。 平时寸草滩里的各色水草和野花, 也都成了水下生物。
我那个时候正为梦想得不到实现而迷茫着, 课本不想学,理想又不能施展, 只好跟了镇上几个贪玩儿的同学混。 这个时节,就地取材, 天然的“游泳场”成了我的欢乐。
初次正儿八经玩水, 同学告诉我说,凫水要先从狗刨学起。 一人扶着我的头, 让我爬倒,双手不停地往肚底下刨, 两脚还得上下使劲打水。
练狗刨好费劲, 没几下就气喘吁吁。 脚打着水不停地噗通噗通。 水花溅起几尺高, 脚背也裂心地疼。 在这个骨节眼儿上也拦不住异想天开, 要是胳膊变成翅膀, 是不就能轻松地浮在水面上。
半个月过后,我侧着身就能游在水上, 半个头枕在水中,双手像划桨一样慢慢拨动, 双脚倏忽一动,像鱼尾那样稍稍摆一摆, 竟然就不会沉水。
又一个星期, 我躺在水里,仰面朝天, 看着朵朵白云缓缓移动, 大有曲肱而枕,乐在其中的感觉。
水中无拘无束的嬉戏使我内心膨胀, 对古人濠上之辩嗤之以鼻。 以人在水中的快乐,就能知道水中鱼的快乐。 没有了同理心,不知类比, 还能说清楚啥事,又有什么好辩的!
身在水中, 眼望九重, 心怀古今。 自我陶醉, 惬意爆棚。
玩得正酣, 忽然看到水边公路上有人边跑边喊。 起初我们谁都没在意, 后来才发现那个人是冲着我们来的。
顿时吓得不轻, 以为是学校老师来抓我们了, 一个个只露半颗脑袋在外, 伏在水里纹丝不敢动。
等那人走近后, 更不敢动,是个女的, 还一个劲地朝着我们大声喊。 慢慢听清楚, 原来是海子西头有小孩耍水不见了, 冲着我们来找人。
山野长大的孩子没有多少规矩, 玩水时赤裸身体, 谁都不觉得难堪, 此时才知道太过坦诚会有多么的尬尴。
那女的急切想知道我们这里有没有西头耍水的几个小孩, 不停地冲我们嚷嚷,丝毫不愿离开, 我们心想着快点上岸回学校。 心急归心急, 一个个傻呆呆地蹲在水里。 不知谁鼓足勇气喊了一句, 那女的才背转身原路往回返。
当我们一路小跑赶到出事地点, 落水的三个人已经被抬走了, 我们只看到草丛里的一堆衣服。 听说是两个小孩在那里玩水, 脚底踩了淤泥打滑, 不慎失足了。
路过的一个大人以为是自家孩子落水, 就冲过去伸手捞, 不料被落水的小孩子拉进了水里,就没再上来。
回到学校后, 我们都保守了秘密, 谁都没敢说下午的见闻, 装得跟没事人似的。
第三天的学校课间广播, 播了镇上宣传舍己救人事迹的新闻稿后, 我们才绘声绘色地和其他同学分享了我们的奇遇, 把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们几个各逞所能, 都自我夸饰: 我们玩得多么开心, 我们的水性是多么的好, 我们知道水里遇险该如何如何自救。
没看到溺水的小孩和那个舍身的大人, 我们为不能把故事编得更加圆满离奇而多少感到有点遗憾。 ……
初三了, 新学期新气象, 换了新座位,挑了新同桌。 我的梦想在破灭之后, 心思回归到了课本。 舍身救人成为作文题材,被我用上了。
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和赏析的当儿, 我的新同桌侧着脸凑过来, 悄悄地说, 我作文里的主人公是他们村的, 那人是个包工头,名声很坏。
村里好多青壮年在他手下干活, 一年到头都领不到一分钱, 人们都恨死他了。 在他死后, 村里不少人说他昧良心的事做太多, 终于遭到了报应……
我恍恍惚惚,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老师和同桌还说了些什么, 一点都没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