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0081081 于 2012-2-6 11:20 编辑
方舟子以“严谨”的推理涉足自己并不熟悉文学创作的领域,如果让一个文字工作者在小说创作中严格按自己生活状态去写,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小说吗? 且不说,韩寒早期的文章是否得到父亲的指点,就算是,又有什么错?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甚至帮学生做个别文字、修辞的改动,然后,一篇优秀的习作诞生。是不是就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由老师代笔的?生活中,肯定不这么认为。最多夸这个老师指导有方,优秀习作的荣誉还是属于学生的。同理,对于一个有能力指导孩子早期习作的家长也一样,文字中即便看出点成年人的思想火花,也很正常。 语言表达的特色和语言环境有关,以此来区分年龄界限有点荒唐。(诸如方舟子说韩寒文章中使用“肚皮”一词,是中年人的语言等。 ) 这次的方韩之争,让我对方舟子有些失望,太“轴”了,依仗自以为是的“强大逻辑”,所向披靡地做跨界英雄,他真的以为自己是永远的“伟、光、正”吗? 最让人沮丧的是,他曾经是一个高考语文全省第一的江南小生,中科大是他的母校。。。一想到这点,我对小呆的中科之旅多少有点疑惑,小呆,咱哪怕不当科学家,也别这么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