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1-9-8 17:21 编辑
近来,我的阅读方向在慢慢发生改变,之前,喜欢看一些情感类的中外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但不免有作家杜撰的成分,现在,却越来越喜欢看真实的东西,主要想汲取人生的经验和智慧,多获得一些人生体验,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迷茫和困惑,不纠结,不抱怨,让心情更明朗,更畅快。于是,一些智慧长者写的凝结其毕生心血的散文集,成了我的阅读方向。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喜怒哀乐、人生经验都真实的记录下来,读每个人的散文集就是在读这些散文家的一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感悟,但很多人是心里明白却说不出来,又有很多人活的麻木无感更无话可说,能活的明白又说的清楚的自然少之又少。我最近阅读散文集根本停不下来,从季羡林、汪曾祺、余光中到林清玄、朱光潜,他们的散文都是在写自己和身边的事,他们的笔能“点石成金”“妙笔生花”,无论多久远发生过的事,他们都能招之即来、落笔成文,随着他们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你生活在他们周围目睹了这一切,或悲或喜,或心酸或无奈,你能感受到他们内心世界的平静或波澜,他们可能没有对亲人诉说的却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读者。这几位长者都已不在人世了,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得以永存,他们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复活”“永存”,复活的那么生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在这些散文大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先生是搞学术研究的,那应该是很理性很枯燥的东西。可是,他的散文却语言优美,文字精炼,真情流露,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感。他沿袭我国古老散文优势,又精通古今,中西结合,文字不矫揉造作,细品后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美的享受。他的作品一字一句简洁明了,从小学生到八十老翁都能读懂,却每字每句都另有淳朴而意远的深邃,充满浓浓的人生哲学。 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不仅喜欢中国古典诗文,还喜欢音乐,因此在他的散文中,总有着独具匠心的结构和内在和谐的韵律与节奏,充满了优雅的韵味。他曾经说过:“我甚至想用谱乐曲的手法来写散文,围绕着一个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的旋律;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在《八十述怀》中,他这样写道:“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尽管是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但却写得十分诗意,每句都很短,却对仗工整,连音调的平仄都十分讲究,使人想起了古代那些朗朗上口的经典散文名篇。就是这些和谐的韵律,带给读者无法言传的意境,如饮佳茗,香留舌本。 季老是山东临清人,是北大教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精通多种语言,尤其是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且学贯西东。记得很久前偶然在新闻中看到他,一个干巴老头,一身中式服装,还略显破旧,与山村的老农并无二致。当时很是疑惑,怪不得刚入校的北大学生曾把他当成“老校工”,还让他帮忙扛过行李,这难道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学界泰斗吗?后来,读了季老的散文,感悟到季老对人、对事真挚的爱,对季老的人品、文品知道得多了,方才明白,就是这位“老校工”,在默默地构筑着中华文化的大厦!前段时间读他的《牛棚杂记》,被其中的真实打动,更为他的勇气和责任震撼。我曾不自觉地将《牛棚杂记》与巴金的《随想录》想到一起,也许,《牛棚杂记》就是季老的《随想录》,《随想录》就是巴老的《牛棚杂记》吧。 慢慢的看散文多了,得出一个结论:学者的散文是最具有可读性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素养,严谨的思维,丰富的阅历,使他们的散文读来格外厚重。在大众情绪日渐焦虑的今天,读一篇“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的散文,就像喝了一口清新怡悦的茶,感受到难得的清净和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