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8|回复: 3

【北京日报】科研环境要容得下做学问的“冷板凳” 2020年11月11日

[复制链接]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11-11 1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11月11日

【北京日报】科研环境要容得下做学问的“冷板凳”

鲍南
“板凳甘坐十年冷”,“甘坐”的精神殊为可贵,而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则更为难得。如果说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是基础研究的基本特质,那么舍得投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就是必须遵循的科研规律。一个抱有雄心壮志的大国,必须拿出这样的战略眼光和发展定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微分几何学杂志》日前也发表了这一成果,论文篇幅超过120页,从写作到发表历时11年,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微分几何学是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主要用微积分方法研究空间的几何性质。大到宇宙膨胀,小到热胀冷缩,空间的变化复杂万象,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结果来分析解释,这也注定了在该领域的研究每前进一步都无比艰难。十年磨剑,终有所成。陈秀雄、王兵教授用自己的努力钻研,让人们清晰看到了做学问应有的样子。为了运用新思想与新方法,他们耗时5年才完成论文,而为了验证结论,审稿出版又耗费6年去了解新的概念和方向。11载春秋,生动诠释了“坐冷板凳”的坚持与韧劲,其中的波折反复更深刻展现了基础研究的艰辛与孤寂。“就像在写一篇小说”“靠逻辑推动而不是情节”,面对采访,王兵如此坦言自己的心路,没有想象中的艰难求索,只有享受其中的无比快乐,这种工匠般的专注和静气,在浮躁喧哗的时代尤为稀缺。
“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恐怕是基础研究给人的第一印象。着眼现实,“甘坐”的精神殊为可贵,而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则更为难得。尽管选择走上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之路的学者,对严谨治学、“坐冷板凳”都有相当的心理建设和预期。但当“SCI、专利、引用”等功利化评价机制横亘在前,“头衔、项目、职称”等量化晋升之路崎岖漫长,特别是在“产出比”“转化率”的催促下,维持初心并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一个能够安放“冷板凳”的环境,弥足珍贵。这两位教授之所以能够埋头钻研11年,与中科大微尺度研究中心的包容支持密不可分。这里深信“优秀的人不需要考核,他们会自我鞭策、相互促进”,每3年只进行一次信用考核,列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过关,正是如此灵活的机制,让人才能够有计划地制定远大目标并踏实完成。
搞基础研究少有“电光火石的瞬间”,更多是成千上万次的无功而返,足够宽松的科研环境必不可少。一支青蒿素,诺奖得主屠呦呦试过380多种提取方法,又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有效成分;破解MD5密码,密码学家王小云手写400多页算法,推导几百个方程才得到确切结果。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对于创新的不断重视,“问题越基础,破解越漫长”的现象愈发普遍。宽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管理方式,而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必由之路。我们看到,国外不少大学力推“终身教授”制度,即通过一两部专著、几篇论文以质量认准人才后,就永久聘用不再考核,以“严入宽出”的方式为科研人员搭台。国内一批高校也在探索“评价博士学位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等制度创新,破除“四唯”迷信,让智力源泉充分涌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摒弃实用主义导向,打破“今天种粮、明天催收”,创新活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推动科技发展,基础科学的建设是关键。当今应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立足的几乎都是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头三十年基础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眼下,“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这意味着,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强化原始创新,做大基础研究是躲不开绕不过的重要一环。这一方面需要持续不断在体制机制上破除梗阻,另一方面则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引导更多人参与进去。如果说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是基础研究的基本特质,那么舍得投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就是必须遵循的科研规律。一个抱有雄心壮志的大国,必须拿出这样的战略眼光和发展定力。当然,推动基础研究,不能政府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社会和民间等力量都应参与进来。超越“科学家研究-工业试验-企业出产品”的传统产学研模式,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同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发力,我们的基础研究方能在“双轮驱动”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创新”出现了15次,“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摒弃功利倾向,回归科研本真,营造起适合潜心研究的科研生态,让人才心无旁骛投身所爱、顽强攻关、勇攀高峰,中国科技定能突破基础研究瓶颈,攀上更光辉的高峰。
《北京日报》(2020年11月11日第3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九头鸟 发表于 2020-11-11 15: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甘坐十年冷”,前有陈仙辉,今有陈秀雄和王兵,中科大容得下做学问的“冷板凳”!中科大才是真正的科研圣地!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普雅 发表于 2020-11-12 1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科娃在科大浓厚的科研氛围熏陶下,能默默地坐着“冷板凳”,拒绝玩乐的诱惑,在书海与题海中拼尽全力地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向阳花 发表于 2020-11-15 2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得投入、鼓励试错、宽容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8 00:40 , Processed in 0.1919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