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orseven 于 2019-8-16 15:17 编辑
————————————————————————————————————
5. 在科大求学的常见不良心态、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在这一节里,我会介绍另外一些我所见到的,认为相当普遍的不良心态、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关于这些,我个人的感觉有两点:第一,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些不合理的。第二,更多时候,大家的内心并不愿意承认这些想法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因为这意味着要改变已经很习惯的学习和规划方式,要从自己得心应手的领域转变到一个相对未知的领域里去。这个时候,会自然产生一定的抵触和自我保护心态,心理上会“愿意”相信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对的。这是正常的。而且这种问题,在家长圈子里要比学生圈子更明显一些。但是最终,同学们要面临什么样的未来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是我们的个人意愿和喜好决定的。希望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5.1 心态误区:在科大成绩是基础,是门槛,达不到成绩的门槛,连继续跟别人竞争的机会和平台都没有了 这句话看上去没错,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成绩不能太低。对于某些事情来说,一定的成绩标准还是要有的。对科大学生来说,出国率保研率非常高(>70%),所以保研线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并非一个遥不可及,或者要拼了小命脱一层皮才能达到的。不过实事求是讲,成绩门槛确实是有的。
然而,我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凡事提起这个成绩门槛的,往往伴随了另外一种奇怪的隐藏情绪。分析之后,我把这个叫做“伪门槛理论”。表面上看,这是在说一定的成绩,是实现某些未来追求的必要条件。但过分强调这个必要条件,导致的是一味追求成绩而不管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这背后实际上已经把“必要条件”变成了“唯一必要条件”,甚至是“充分条件”:只要成绩够好,那基本上就确定了一个美好的人生。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不是大事儿。
错了,而且大错特错。高等教育要想成功,未来人生要想精彩,必要条件很多。一味地强调某个必要条件而忽略其它,是自欺欺人的。我们应当开阔眼界,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因为成绩不够而被名校拒绝深造,跟成绩很高科研经历不好而被拒绝相比,都是拒绝,没有任何区别,前者并不会比后者显得更高尚。同样,因为成绩不好而失去了一些人生起步的机会,跟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不能抓住未来的机会相比,同样是没能利用到机会,没有区别,前者不会比后者显得更出色。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强调成绩,尤其是不要以强调成绩为借口去忽略其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东西。
5.2 心态误区:单一化标准才是公平的,多元化标准会导致不公平,而且无法量化 强调公平,往往伴随着相对标准,往往意味着机会和资源数量实在有限,只能保障一小部分人的时候,要以公平的方式进行挑选。然而高等教育是绝对标准,而且科大的教学资源很充分,学生数量很少,不存在什么资源只有非常少数的学生才能享有。因此,多元化标准并不会导致不公平,因为没有不公平的意义和必要。当今社会绝大部分行业并不受到绝对保护,水平高就发展的好,水平低就自动淘汰。这一点大家不用操心。
另外,多元化的标准确实难以量化,但是不代表这个标准不存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标准,是客观存在,而且非常明确,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只不过难以写在纸面上而已。比如说,看见一个异性(不管是漂亮的妹纸还是有魅力的汉纸),我们很清楚自己是有好感还是没有好感。但是让我们把这个感觉提前写成标准,自然难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这就是为什么深造求学、找工作都要面试。再比如说,所谓科研经历好不好,学术训练得是不是系统,这个也很难量化。但是对方导师要考察我们的学术基础,随便聊聊我们做过的学术课题,从我们描述的方式、语气、提纲挈领的程度、总结概括的高度、细节的掌控程度等等,几句话之内对方就会对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退一万步讲,多元化的标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大家就算说出一万个理由认为单一标准有好处,多元化标准有不好处,这依然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是说我们自己搞一个辩论,认为单一标准比多元标准更合理,多元化标准就不存在了。希望同学们和家长们以事实为准,规划出更合适的人生。
5.3 心态误区:选择专业要考虑专业前景,现实比兴趣更重要 这又是一个看上去很合理,但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表面上说,这句话表达的是我们在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不能随意由着性子胡来,不能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应该慎重考虑未来的发展。跟前面那个“伪门槛理论”类似,大多数场合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包含有隐藏情绪的。我把这个叫做“伪现实理论”。
之所以称之为伪现实理论,是因为实际操作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体现到这句话表面上想要传达的那个“慎重思考”的精神。科大的专业设置,总体来说是典型的以基础学术为起点的发展类型(基础学术为起点绝不意味着以基础学术为终点)。绝大部分同学和家长,对于这种类型的发展模式是相当不了解的。很多所谓的考虑专业前景,也都是道听途说、主观猜测的。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人所谓的“考虑前景”做出的选择,并不比“靠兴趣选择”更靠谱。况且,科大这种等级的高校,本科更多还是基础教育,并不是学一门手艺然后对口工作的技校模式。这一点集中体现为家长圈对基础理科的盲目担忧和对计算机金融的盲目追捧,也集中体现为部分学生圈对读博深造的恐惧否定和对硕士就业的天真幻想。这都是要不得的。
未来有很多困难,没有初始兴趣的话,真的很难保证可以坚持下去。更严重的,很多人幻想的是靠“选择”一个好专业就能规避困难、降低努力成本。选择错了会懊悔终身,所谓选择“对了”,会进一步刺激自己去试图躲避困难,幻想着有什么行业的困难会明显变小。长此以往,心浮气躁,对我们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5.4 行为偏差:遇事多以同龄人或者本科师兄师姐交流为主 在大学,我们的同学或者师兄师姐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也是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宝贵的回忆经历。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师兄师姐不是万能的。我知道,在本科生圈子里,最容易接触的、相处没有额外成本的一定是本科的同学和师兄师姐。在生活上、学习细节上他们提供的经验是宝贵的。然而,对于学科了解、专业选择、学术规划、个人发展、出国留学等等,他们自己还是本科没毕业的懵懂少年少女,是不可能对我们提供客观全面的建议的。这些,往往是完整走过本科、博士、博士后、找工作的那些人才能给出真正有远见的建议和真正符合事实的信息。比如说教授、青年教员、博士后,至少也是已经在找工作的、即将毕业的博士生。
我们有些同学,不太喜欢去主动接触这些人。在接触过程中,对方稍微没那么主动,自己就会打退堂鼓。最后自己的圈子基本上都是跟自己见识、视野相近的人,很难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吸取到关键的信息和帮助。我呼吁大家努力拓展自己的交流圈子,至少要明白什么样的人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好大学的环境。
5.5 认识误区:科大最强的只是数理基础课程培养 其实,我是很开心大家会认为科大的数理基础课程是扎实的,这也是事实。但是我不得不说,这并不是科大最大的资源优势。科大真正远远强于其它高校,甚至在国际上都非常领先的,是为学生提供的学术科研平台。这得益于科大超高的师生比,也得益于科大信任本科生的学术传统。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课本上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然后少部分学生能享受到跟随科学家进行一线科研经历。在科大,庞大的教授数量和实验平台数量,能够让相当多的同学获得机会。这种以实际学术经历拔高课堂教学的能力才是科大最让别人眼馋的地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明白这一点。当然,是否需要、什么时候需要跟随教授参与这种学术活动,也是因人而异。而且做这样的事情也很花精力。如果有明确的个人选择,放弃了这些资源和机会,我并不反对。但是希望大家意识到这个难得的资源机会,也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成锦上添花的内容。事实上这个对我们同学的训练,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现实经历,都是比课本分数要重要的。
5.5 心态误区:我也想做实践、科研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成绩压力不允许 我在宣传科大的学术研究资源和平台的时候,经常听到大家会抱怨:我们也想去做这些,我们也知道这些更有意义。但是如果我们花时间去做了,那我们成绩就会往下掉一点,或者我们就要牺牲习题课的时间,或者我们的平时不能保证时刻准时完成作业,最后导致作业分数会有下降。现实情况不允许,如果学校真的希望我们去参与这些事情,就应该不要给我们这么大的成绩压力。
我个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在我看来,这有一点点“只想享受回报不愿意付出成本”的感觉。我已经说了,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校和社会并不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都做好。至于到底以什么作为自己的长处去发展,是个人选择问题。选择就意味着有取有舍。我们选择把时间更多放到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获得了这些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帮助,这是取;同时,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再去照顾每门课的分数和作业,导致成绩有所下跌,这是舍。我们不能想着:因为我是把时间放到科研上了,导致没空写作业,所以你不能扣我的作业分。这就不讲道理了。希望大家理解做选择做决定背后所隐含的取舍概念,不要想着好处都占尽。
————————————————————————————————————
6. 写给家长的话
这一节,是专门写给家长朋友们的。
我们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来到了全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学府进行深造,这是值得我们好好高兴的事情。绝大部分家长的人生起点和教育经历都不如自己在科大学习的孩子,这说明了我们一代一代确实在进步,这也说明各位家长能够把孩子培养得比自己起点更高、教育程度更好,确实是不容易。我们的同学还处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逆反,很多感激父母的话未必好意思当面说,我替他们先谢谢大家了。
但是,我感觉,我们科大的家长,确实有点对孩子太过操心了。我也说了,同学们在最好的大学接受教育,大部分专业都是基础学术研究型,这种起点和环境,确实超出了大部分家长的人生阅历范围。术业有专攻,家长需要承认,自己孩子虽然幼稚、虽然不成熟,但是家长并不能做出比他们更合理的决定。大部分情况下,因为学生们接触的信息更为真实准确,家长的决定反而是不如学生来的合理的。
进入科大,学生会遇到全新的环境,家长也是如此。我知道,很多同学的中小学生活难免会伴随父母指导的影子。这些指导,从生活上到学习上,事无巨细。我希望家长朋友们真的能够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而不是去指挥同学们的学业,尤其是细小的学业问题。我知道还有很多家长喜欢登录自己孩子的教务处系统查看成绩、喜欢搞清楚各种成绩政策、喜欢研究他们选课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的选课是家长代劳的。平心而论,高等教育是否成功,未来是否精彩,真的不在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科大有一个活跃、广泛而庞大的家长组织。这个组织作为家长自己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大家打发掉孩子外出读书的寂寞时间,让自己的牵挂有一个落脚点。这些我都是理解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信息,都是有偏差、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甚至有错误的。那部分准确的信息,往往也是因人而异、难以推广而且相当细节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大部分家长朋友来说,我们并不了解以学术研究作为起点的人生发展轨迹到底需要什么,因此免不了在家长交流中,还是回归到讨论分数、成绩、学历、文凭、深造这些表面文章上。越讨论越焦虑,无意识之间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那么是不是说家长就应该什么都不管,完全任由同学们自由发挥呢?当然不是。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谈论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三方关系。大体来说是这样的:以前的学习,是学校把该学什么、怎么学规定好,然后学生执行,有点像是发给我们粮票,然后凭票领取物资。而现在的学习,因为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所以学校是把有可能用到的知识和资源都准备好,由学生们视自己的需要去领取,有点像是超市。超市不会硬把东西塞到我们手里。要拿什么,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做。同学们刚从中小学阶段进入大学,这个意识可能还不明确。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在这方面多督促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在细节上纠缠。
总之,健健康康地度过大学时光,这是真正宝贵的。身心健康,自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能直接体现在一纸分数上,这都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学生心态平静,来自于家长和家庭环境心态平静。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孩子额外的压力。以科大的学业强度来说,他们在学校已经非常辛苦了。
————————————————————————————————————
7. 还没什么想法的话,可以尝试这样去做
好了。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纸上谈兵。如果同学们还是没什么想法,那我姑且提供一种规划方式,供大家参考。
大一入学,要让自己紧张起来,不要随意放松自己,也不要随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不规律。认真学习,认真读书,但是不要在意跟别人的比较。应付轻松的时候,要能意识到这意味着自己可能没有学到什么,没有提高;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着这事自己提升知识、习惯和能力的机会。踏踏实实,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科大规定部分院系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要选择大类专业,还有部分院系是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再细分小专业。这是我们所有学生都会遇到的,帮助我们脱离课本、迈向实际的事情。请大家注意,二年级结束的时候细分专业,不代表在这之前不能选专业。这只是选专业的最后期限而已。我建议大家至少在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就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这需要在第一年里,好好去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仔细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选专业并不是个小事情。科大有十几个大类专业,像物理这种专业,还会再细分出十几个小专业方向。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是非常多的。这些信息,都不是写在课本上的,也不是以考试出题的方式来了解的。这些信息,都是我们进行专业规划的重要线索。我们了解专业,需要运用到各种聪明才智,去查资料、去搜索,去找教授们聊天,去听学术交流报告、去找工作了的科大学长们咨询。一年之内,这种机会会有很多。这对我们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了解专业,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了解这个专业的学术目标到底是做什么,以此判断自己到底是否感兴趣。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了解这个专业的未来工作方式是什么,以判断自己是不是接受这些专业可能的特殊情况。第三,了解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我是说最后,比如说三十五岁以后)都在从事什么工作。这三个方面应该会让我们做出相当慎重的专业选择了。
之所以强调在一年内完成这些,除了借此督促我们迈出脱离纸上谈兵的第一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尽早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喜好,才可能开始下一步联系专业的教授,选择双方都满意的,加入他们的课题组进行一线的学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积累学术经验,增添经历,更重要的是学到很多学科内的知识,了解很多内部信息。这样一边完成课业一边从事学术研究,一两年之后,我们自然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深入了解,去决定自己要不要出国深造、要不要国内深造、如何深造、如何规划,等等。否则,没有经历就思考深造问题、发展问题,永远是无的放矢,空中楼阁。
我想强调一下:关于怎么选课、怎么出国、怎么看待成绩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我所谓的小事。要想做好决定,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自然就能知道这些事情该如何取舍如何安排。否则,在科大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费脑筋,累死我们也忙不过来的。
————————————————————————————————————
8. 我的联系方式
其实我能做出建议的,也就是上面这些笼统的东西。更多的真的帮不了太多。但是如果需要,我还是很乐意跟大家交流。
本来我有自己的学生群,也在一些家长群里。但是时间长了,难免有麻烦,比如说前段时间讨论宿舍搬迁问题的时候,我说话太多,学生又把我说的话往网上乱贴,被学校看见了,让我反省。。我反省期间为表诚意,就先把各个群都退掉了,等反省完了再说:-)
大家可以在这个QQ号码上找到我:291065998
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