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蝶 于 2019-6-6 10:08 编辑
转载自: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中国科大院系介绍 数学科学学院 学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
01 学院概况
1958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院士亲自主持创办数学系(学院前身),并任首任系主任;吴文俊院士首任系副主任;关肇直、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2011年,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现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现任执行院长为李嘉禹教授。
学院荣获
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4项,华罗庚数学奖1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02 师资力量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
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5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8人
03 培养特色 学院本科生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淡化专业、提高素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优秀人才。注重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同时开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多种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和综合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学子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目前已成为全国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学科竞赛。我校学子在此项赛事中一直表现优异,共获得18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充分展现出了我校学生数理基础“宽厚实”的特点,也证明了我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异效果。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是丘成桐先生为了使中国大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一流的创新人才而提出的一项备受海内外数学家关注的重要赛事。我校学子在近5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共获得4枚金奖、10枚银奖、20枚铜奖。自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举办以来,我校金牌总数与奖牌总数均位列第三。
英才教育——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培养目标 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基础教学力量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共同培养世界级的数学精英人才。
组织和管理模式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采取3+1的办学模式,即前三年在中国科大完成通修课程和数学核心课程的学习,后一年在中科院数学院继续学习与研究,完成毕业设计和其他毕业要求。在强调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该班在中国科大和中科院数学院设立合肥和北京管理委员会。在中国科大学习期间,由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合肥管理委员会管理,并知会北京管理委员会;在中科院数学院学习期间,由北京管理委员会管理,并知会合肥管理委员会。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毕业生去向
出国(境)留学的学校主要为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境内继续深造单位主要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
中法数学英才班
2019年1月,中国科大“中法数学英才班”正式启动。该班每年拟招收学员25人,其中通过中国科大自主招生、少年班、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15人,通过中国科大校内选拔10人。获得中学生数学或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及更高奖项、通过中国科大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生以及数学成绩突出、通过少年班、创新班招生考试的高中生,可以申请进入中法班。中国科大和法国的合作方已安排好专项资助经费,每年选派不少于9名优秀毕业生赴法国读博士。首届中法数学英才班将于2019年秋季学期开班。
中法数学英才班的创办将成为中国科大数学学科继华罗庚班之后又一人才培养的新尝试,有利于推动中国科大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促进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生尽早进入数学研究领域,进而成长为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希望有一些学生能够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04 毕业去向
多位校友获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邀请 ——国际数学家大会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每四年一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国际数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大会,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的1小时报告和45分钟报告,一般被认为代表了近期数学学科中最重大的成果与进展,受到学界高度重视。 在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的华人作者中,中国科大校友有:
多位学子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继续深造
在2019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国际招生中,2016级单逸同学发挥出色,被巴黎高师数学系录取。此前,2005级谢俊逸、2009级王华、2010级钱子诚和李岑思、2011级郑鹏和赵一臻、2013级钱舰、2015级刘浩浩和汪亦桐也都被巴黎高师数学系录取。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特别是数学家的圣地,其校友包括1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0位菲尔兹奖得主。其数学专业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整个法国数学界顶尖数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巴黎高师毕业生,每年面向全球只招收10位国际学生。
05 知名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