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信了,写信离我越来越远,有什么事或想念谁了,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写个邮件联系一下,或通过QQ聊一番。尽管乐此不疲地用着电话、手机和电脑,享受着它们带给我的方便和快捷,但写信、收信和读信给我带来的那份美好的感觉却始终萦绕在心头,有时真有一股想给朋友写封信的冲动。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谁都有过这种翘首以待的痴痴盼望和柔肠千结的不语惆怅吧。那些或娟秀或洒脱的字迹,曾带给我们怎样的欣喜和激动!我曾经也是一个挚爱写信、读信的几乎疯狂的女孩子,那些日子是多么温馨,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写信、盼信,似乎每天都充满着希望;快乐,是那么的触手可及;年少的心,便总是被希望和等待的快乐涨满着。真的,真的好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
记得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爷爷的。那时在读初一,在信中向爷爷问好及讨教学习方法。很快,爷爷回信了。信上具体写些什么我早就忘了,但至今还记得当时拿到信时的激动和读完信后的愉悦。上高中后,和同学朋友之间通信就频繁起来。那时候,写信寄信读信,是单调的高中生涯最绚丽的一抹色彩。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暗恋我们班一位高个的体育生,那种隐秘的甜蜜小心事,只有写信诉说给同学听。可是,到了高三,班主任老师明确地告诉我们,为了高考,不准写信,班上所有的信件都扣压在他那里。
上大学后,写信是校园里最流行的交流方式。当时,许多同学在天南地北读书,甚是挂念,没事的时候,大伙呆在宿舍里,不是看书就是相互写信。有时候,全宿舍几乎都在同时写信,虽然,倾诉对象和邮寄城市是不一样的,但写信的心情却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我的信非常多,基本每天都有,甚至一天能同时收到6、7封。课间的时候,我常常会去收发信件的传达室门口张望,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来信,总想第一个看到,想象着收到信时的欢快心情,想着朋友们在信里面所言的内容。当然,最享受的就是读信了。想着好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为我写信,想着他们给我写信的表情和心情,我会变得异常激动。想到打开信封,抽出信纸,一股笔墨的幽香迎面扑来,我的心情顿时变得心旷神怡。同时,我的内心也会随着信的内容起伏波动,或高兴或悲伤或同情或惊喜,由眸子缓缓地流进了心坎,真是五味俱全。我时常被同学的纯朴、善良、真诚等美好的东西所深深感染。如果你不是亲自写过,如果你不是亲自读过,你永远也不会有那种感觉。
与老公的交往也是从写信开始的,我们是高中同学,大学时考到了相距甚远的两个城市,平时的联系也只能靠写信。经过一年多平实真诚交心的书信后,我俩也确立了关系,然后靠着一封又一封的信,我们传递着彼此间火热的情感。铺开信纸,写下满纸的思念,然后冒雨寄出,计算着到达的日期,想象着他收到信后的情景,想象着他给我写信的样子。在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收到了远方的绵绵情意,那份欣喜和激动,已远远不是信的内容所能承载的。这个过程,因为一份焦灼的等待、一份绮丽的想象,而显得如此美丽而诗意。至今,我们俩来往的书信订了厚厚的两大本,细细地珍藏着。偶尔翻翻那一封封的书信,仿佛一朵朵浪花,跳跃在我平静的心海里,会不时漾起一层层涟漪,让我的心好像又回到了少女时代,永远年轻,永远豁达,永远开怀。
那些写信的日子,是简单而充实的。每次静坐灯下,细看那字里行间熟悉的问候,亲切的情谊,小小的心,总是那么容易就感到快乐多多,幸福满满。是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一份真切的牵挂,也许面对面说出来,除了给彼此一个习惯的相视而笑,不会再有更多的感觉。可是,隔了距离,经过文字,似乎一切就有了异样。那些本该没有温度的文字,被一双手精心地组合排列,似乎每个字都有了暖暖的笑容,有了亲切熟悉的味道,甚至那些标点,因了某些想象,都有了意犹未尽的感觉。有时还不免悄悄猜测,这写信的人,在怎样的时分,怀揣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字字句句的呢?
也有过那么几个夜晚,披衣独坐,就有了细细密密的心事,就有了那么一点渴望诉说与被倾听的冲动,只是,摊开纸,却找不着心事欲寄的对象,只能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了。没有了信封的包装,没有了邮票的点缀,没有了熟悉的笔迹,没有了到邮局寄信,没有了在家门口盼信的感觉,在没有生气的文字里,我感到“感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淡了。
其实,我心中深深明白,我已无法再回到从前那些写信的日子,无法回到那些让我铭记心头的幸福时光。因为几次辗转搬家,现在剩存下来的同学的信,只有寥寥的几封了,但那邮寄友情和爱情的甜蜜岁月,那邮寄问候的美好时光,我怎能轻易忘记?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我怎样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我终将不会忘记那些写信的日子,它们就是青春的见证,就是岁月的标签。那一封封的书信,宛如一颗颗透亮的水晶,我会把它小心地串起来,挂在年轮的脖子上,永远铭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