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9|回复: 4

[转帖] 潘云鹤院士:科学与艺术互通互补互助

[复制链接]
花港观鱼 发表于 2011-9-27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港观鱼 于 2011-9-27 09:13 编辑

这几天论坛上关于2011级新生各类迎新晚会等活动的消息和讨论很多,我在另一个帖子里也谈到:“一生要爱好一项运动项目,喜欢并掌握一项乐器,这都会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搞科研某种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仅有专业技术素质而没人文艺术素养,只有骨感,美感不足。”

今天看了《潘云鹤院士:科学与艺术互通互补互助》一文,感到对我们家长多有启发和借鉴:


[转帖]:
潘云鹤院士:科学与艺术互通互补互助


中国工程院有个书画社,由爱好书法、绘画、摄影、诗词等艺术的院士组成。该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书画社社长,在他看来,倡导院士们参与这些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不仅是要丰富科学家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要让科学家多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感觉与思维,因为科学与艺术是互通、互补和互助的。

艺术讲究对称、协调、节奏和重点突出,这些也正是科学所追求的。如洗练、对称、和谐等等,在科学的规律、数理的公式中多有体现。

潘云鹤说:“由此推论出科学与艺术是互通的,这也已被很多学者和艺术家阐释过。我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除了互通之外,还是互补和互助的。”

搞艺术的人擅长形象思维,缺之,艺术难以创新;做科学的人则擅长逻辑思维,不然,科学无法推理、无法深入真理的腹地。

逻辑思维讲究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是一种保真的推理,能保证推出来结论的正确。而形象思维虽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但它可以跳过某些还没有证据的东西去推理。在科学家进行创新时往往证据不全,他需要跳跃来假定一个命题是正确的,然后寻找证据,因此创新需要跳跃性思维,而跳跃则属于形象思维之特长。所以两者特点不同,对立而互补。

“因此,我赞成科学家学点艺术,帮助他们加强形象思维,则有更大的可能性提出创新性思想,作出原创性成果。”潘云鹤说。

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家来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加点理论思考,对提高艺术的水平不无裨益。潘云鹤说:“常有人说艺术家以酒助兴,喝醉了能出好文章、好书画作品,那只是片面现象,其实是艺术家技巧与理论积累后的一种表现。酒增加的只是他情感的一部分,喝酒出好作品是建立在清醒时所积累的技巧与理论基础上的。”

科学与艺术还互助。首先,工程科学要直接用到艺术,譬如建筑学。在潘云鹤看来:“乔布斯的艺术感觉就很好,现在风行全球的iPad、iPhone本身就是艺术品,它更多地胜在人文而非技术因素上。今年,Facebook超过Google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IT公司,也有这方面原因。”

并且,艺术也需要工程科学帮助。工程科学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材料、工具与技术,对艺术的支撑越来越重要。譬如颜料、笔的质量越来越好,与提供的材料水平越来越高不无关系;譬如所有的电影大片无不需要先进的视听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

潘云鹤说:“再有,如今数字照相机、计算机等越来越普及,也就是工程科学把艺术创作的手段普及到每个人的手里。我相信,人人都可以介入艺术创作的时代不远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工程科学,工程科学和艺术的互通、互补和互助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科学时报》 (2011-09-27 A1 要闻)

[ur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115.shtm]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115.shtm


[/url]
hrf1 发表于 2011-9-27 1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加分>>>>
一马当先 发表于 2011-10-12 17: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之间都有相通之处.
九天揽明月 发表于 2011-10-12 18: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院士关于科学和艺术相通互补的观点非常认同!
很庆幸让孩子自幼学习了一个与艺术相关的业余技能,当初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平!现在看,至少有一位院士是支持同意这个观点的!
水水 发表于 2011-10-13 1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5-3 03:48 , Processed in 0.1813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