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郭沫若奖学金简史
创立
1980年招生简章则有《经国务院批准,学校设立郭沫若奖学金》的新闻。
1980年之前,新中国只有人民助学金,没有任何奖学金。设立于1980年的郭沫若奖学金是新中国第一奖学金、首个个人冠名奖学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奖。
根据中国科学院编年史和中国科技大学大事记的记载:郭沫若院长从1958年9月起,一直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64年,他和夫人于立群写信给科学院党组,愿将自己的15万元稿费交给院党组处理。后用于中关村游泳池等项开支。到1979年11月,15万元稿费及利息的余款为3.6万元。1980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请示国务院,准备由科学院补足原款15万元,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郭沫若奖学金”,2月25日得到国务院批准。此项奖学金从1980年开始颁发,每年使用这笔稿费的银行利息,奖励1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奖者可获得一枚“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银质奖章和奖金200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这是首次设立的奖学金,也是首次用个人名字命名的奖项。
根据中国科学院编年史,旧中国曾有奖学金制度,但新中国在高校一直实行“助困”性质的人民助学金制度,没有实行“奖优”性质的奖学金制度。1983年7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开始实施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的办法。1986年7月,国家在全国各地选定85所普通高校试行奖学金和贷款制度。1987年起,在全国本科高校招收的新生中,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各高校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奖学金。
资金来源
1979年11月,郭沫若校长的15万元稿费及利息的余款为3.6万元。198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将郭老的稿费补足15万元交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其利息设立“郭沫若奖学金”。1995年科学院追加5万元,1998年郭老的子女捐献35万元。截止2007年初,郭沫若奖学金基金合计55万元人民币。
在2007年初以前,由于本金有限、利息不足颁发郭沫若奖学金。2007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必须每年补足经费,维持每位获奖者2000元的额度,但校内已有三星奖学金等奖金高达6000元以上。
2007年4月,新创基金会提出由校友捐赠注资郭沫若奖学金,确保郭沫若奖的荣誉与金额都长期成为最高奖。2007年9月,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与学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校友承诺长期资助郭沫若奖学金,并将郭奖金额由每人2000元大幅提升至8000元。11月,奖金额度再次调整为一万元。
发展历程
——1979年,中国科技大学向科学院申请设立郭沫若奖学金提交《关于设立郭沫若奖学金的请示报告》。科大提出的拟设奖金额度为500/400/300。
——1980年,国务院批准《关于设立郭沫若奖学金的请示报告》;郭沫若奖学金基金总额15万元,自当年开始评定拟每年评15人,批复奖金额度200元,另颁发“郭沫若奖学金”银质奖章1枚。
第一届郭沫若奖学金奖章、证书盒、证书内页(李振勤博士提供)
在今日的中国,任何大学甚至院系已可设立奖学金。但在80年代初期,政府无所不管的年代,郭沫若奖学金的申请被递交到国务院,李先念等高层领导签字画押,催生该项奖学金。最初的获奖者不仅可在当时极为丰厚的200元奖金。在金银紧缺的年代,中国科大辗转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到10公斤白银,制作了200枚奖章。
——1987年,郭奖额度提升至500元,这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半年的工资。之后,郭沫若儿女、中科院数次向郭沫若奖学金注资,奖金在1995年提升为2000元。
——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依据国务院批文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评选条件、评选人数等进行修改补充。确认的名额分配原则:“1.各大学科原则各评一名,2.宁缺勿滥;3.人数多的系如有特别优秀学生的可多推荐一名”,因此首届郭沫若奖学金有15名本科生获奖。此前确定原则应有“研究生全校5人”,但不知何故未曾评定。
——1984年起,评定范围为“一般只包括四年级以后的年级本科生15人、研究生5人”。
——1986年10月22日中国科技大学校务会议决定:“郭沫若奖学金金额提高为500元/人;郭沫若奖学金与亿利达奖学金可由同一人获得,发两项证书,和一项奖金。” 当时确认的获奖名额为本科生15人、研究生5人。
——1993年,郭奖名额调整为本科生17人、研究生5人。奖学金提高为600元/人。
——1995年,中科院从院长基金中提出5万元,作为“郭沫若奖学金”基金的补充,使其总额达到20万元。郭奖金额提高为2000元/人。
——1998年,郭沫若儿女捐献金额35万元用于扩大“郭沫若奖学金”,基金总额提高为55万元。郭奖名额调整为每年本科生18人、研究生5人。
——2002年,郭沫若奖学金不再评定研究生。中国科大规定原则上每系申报一名候选人,由专项奖学金评委投票,2/3票赞成为通过。每年评定本科生18人。
李世鹏,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科大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