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分
-
- 科币
-
- 工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2-9
|
自主创新涌春潮 “安徽智造”助力加速崛起
www.hfnews.gov.cn 2011-04-29 来源:安徽日报
首个国产高性能芯片“安徽造”,性能可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媲美。超导磁体新技术在皖研发成功,“铌锡热处理”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全球最大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晶澳(合肥)新能源项目开工……江淮大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催生着“安徽智造”!
新能源汽车初展风采
早在2001年,奇瑞就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 “十一五”以来,安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奇瑞、安凯、江淮三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分别在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商用车上进入国内前沿。去年1月,我国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在合肥诞生;3月,芜湖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正式认定。
2010年11月,全国第一个区域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完成。预计到2015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步实现产业化,整车产能达20万辆以上。
智能语音能听会说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制高点”——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皖人正在不断自我超越。不仅在中文语音技术上,安徽科大讯飞公司在英文语音技术上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6-2010年,科大讯飞连续五年夺得了国际英文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
去年10月,全球首个移动互联网智能交互平台——“讯飞语音云”正式上线,有望使全球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率先进入语音时代。今年1月,由国家科技部认定全国唯一的以智能语音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基地揭牌,这意味着将合肥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的语音产业高地,已成为“国家共识”。
公共安全产业前景广阔
科大立安的消防自动监控和灭火系统为奥运场馆和世博会场馆作“消防员”;四创电子的天气雷达让奥运帆船赛更安全;合肥阳光电源公司承建了世博园区11个场馆光伏发电系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四十三所,用“芯片”掌控宇航服“体温”。安徽已拥有一批国内外领先、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公共安全技术及产品。
量子通信技术,是处于世界科学前沿的新一代信息安全技术。去年7月,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在合肥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量子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为合肥千亿元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建设“锦上添花”,为构建我国主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重大的信息安全堡垒作好了先期工作。
创新战略连升三级
谋求崛起,是安徽人的梦想。可是,“崛起方程式”该如何解?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是同期GDP增幅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6.3%提升到10.9%;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全省粮食增产贡献34%的份额……创新,正在成为我省全面转型的强大引擎。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就谈不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
其实,安徽人对创新并不陌生。第一台VCD、第一台国产空调、第一台国产微型电脑、第一个雷达专用芯片、第一个国产基因α-2b干扰素……这N个“第一”都在安徽诞生。面对创新的时代潮流,安徽人血液中的创新因子再次被激活。安徽教育资源较丰富,科技实力较强,特别是某些领域在全国处在领先地位。安徽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
2008年,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将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和发展的战略核心强力推进,全面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创新动能还来自于部省会商机制。我省是在全国较早与科技部建立部省会商机制的省份之一。围绕共创奇瑞名牌,合肥市科技创新试点,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支撑调整产业结构等重大问题,我省与科技部近年来举行了6次会商。
从打造奇瑞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和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推进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再扩展至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批试点省,我省自主创新历经三次重大战略升级,从企业—城市—区域—全省进一步拓展,创新理念进一步升华,创新内涵进一步提升,创新行动进一步加速!
创新因子急速汇聚
创新发展,离不开战略平台。
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是我省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
去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专利授权量,引进高端人才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全省总量的55%以上,并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示范区同时写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
同样在去年,奇瑞、安凯、江淮三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11款新车型入选《新能源推荐目录》,几乎占据国家已公布的24款新能源推荐车型的“半壁江山”。还是在去年,我省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较上年增长20.4%,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省已有25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全省75.4%的科研机构设在企业,75.3%的省级攻关项目以企业为主体承担,85.7%的专利申请数和72%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
两年来,试验区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政策,优惠税收20多亿元;落实积极的科技投融资政策,省市财政投入科技经费近12亿元,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近50亿元,放大产业投入463亿元。省5亿元创投引导基金共引导设立创投基金13支,总规模达40.2亿元。此外,合芜蚌三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1%。
创新的风气和成果,吸引着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子安徽。合肥新增特种显示技术工程国家实验室、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的现代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在芜湖建立;亚洲规模最大、实验设备最先进的汽车试验技术中心在奇瑞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内唯一的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在奇瑞挂牌运营。
扑面而来的创新激情,引领着大批高端人才汇聚安徽创新创业。 “十一五”期间,我省组建院士工作站11家,新聘科技外交官特聘员11名,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其中,合芜蚌试验区新增高端人才2万多名,占全省70%以上。
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吸引着中航、中建材、中电科技集团等一批央企及驻皖高校院所纷纷与我省展开战略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38个“海归”项目和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中介、咨询服务机构落户试验区。
在试验区和示范区两大战略平台带动下,各种技术创新要素正在加速集聚,自主创新已化为生动实践,并逐步由试验区向全省各地推广。
创新活力加速涌流
我省创新试验试点的总体思路是,主抓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面,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着力核心项目、核心企业、核心区域“三个核心”,努力出更多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四大成果”。
如今,“四大成果”已呈现加速涌流的良好发展态势。与“十五”末相比,主要创新领域指标均呈现几何级增长。
产业是终端显示。“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实现34%的增长,是同期GDP增幅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从五年前的6.3%提升到现在的10.9%。
科技是前沿引领。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1500个,获资金支持为“十五”时期的5.6倍。
人才是重要支撑。2007年,我省在全国首创促成科技人员与企业对接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目前已成功选派两批,共有来自省内外90多家科研院所的423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400多家企业。
改革是有力保障。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问题上,我省“先行先试,勇于突破”,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科技教育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等六大改革,促进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
为支撑核心企业培育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我省引导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2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展览展示以及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百余次,促进技术转移项目成交240多项。
人才、科技、机制、激情……这些创新种子,逐潮流而动,应时代而兴,在江淮大地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与5年前相比,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
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6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95%,其中合芜蚌试验区实现产值3384.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1%,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6.71%。
回眸过去几年的创新发展足迹,一条清晰的脉络跃然纸上,正如省委书记张宝顺所言: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安徽的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汪永安、吴永红、吴量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