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6-15 21:04 编辑
赞同你的观点。 孩子不是过了18岁,变成成人就强大了,我希望尽自已所能,对下一代的鼓励、鞭挞或帮助进行到最后。
你的《nerd的动人之处》一贴给我很大启发,其中以下内容,我复制粘贴给儿子QQ看,并和他谈了一会,希望他对有些科目的学习要有信心,学习方法有所启发和借鉴,就如下文所谈,看一些原版的外文书,会有助于理解。毕竟很多原理定理是外国人发明的,是外国人思维。
“在更遥远的大学时代,有一本叫做分子遗传学的中文教材,据说是经典,老师拿着它讲了一学期,然后期末的题目都从里面出。我敢说全班六十几个同学把那本书全看懂了的不超过五个,而我全然看不懂……和室友在自习室搭伙通宵,两个人把不懂的句子划出来,逐字研究,发现实在没法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理解其含义。没办法,跑到外文阅览室去抢看据说也是经典的Gene7,结果竟然找到了难句对应的英文原文……原文一读就懂了…… 这样的中文教材并不罕见。大学里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一块孤岛,四周是考试组成的泥潭,教课书是要靠凌波微步才过得去的断桥,科学研究是泥潭尽头一点似有还无的蜃景。当时我很恼怒自己为什么那么笨,什么都学不好;刚出国的时候又发现一下子所有的教科书都看懂了,连动力系统和混沌,甚至计量经济学这种书,居然都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又恼怒中文教材不说人话。现在我不恼怒了,我觉得都是有原因的。
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西方的发源地传播到中国是分别进行的,传到时不少学科已经在西方发展了很久,已经是有了固定研究范式的完整体系。当我们继承这个体系时,我们直接继承了那些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过程中被西人摸索和探讨过的、在后人那里显得幼稚可笑的问题不会再被继承者重新探讨。结果这些“中间步骤”不在中国的科学传统中。我们的教材是宣讲式的,因为一切已经定型;它们在激发年轻人的科学热情上还不如科普书,因为全是严格的范式,看不见一个问题从直接而幼稚的雏形到羽翼丰满的发展脉络;所以中国课本也会像网络传输一样“丢包”,因为翻译不善或者改写不善,导致原文教材本来好懂的信息被打乱和遗漏,到我这样资质不够的本科生手里就像天书一样了。
出国读博之后,发现身边遇到的老师们和他们写的教材并不分裂。越被奉为经典的教材越是年年翻新,总有旧理论要修改,不停有新理论被添加。而老师又有他们的老师,身后是一个巨大的代代相传的nerd群体。放眼望去,搞计算的师弟在神经论文里引用五十年代语言哲学的理论,搞猴子实验的师兄拿三十年代的数学文献分析脑电波,六十年代的计量经济学工具影响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这都是一点不奇怪的事。专业知识的相通性让大家即使在酒吧里也可以互相聊聊 nerdy的话题,谁有天马行空的主意就说出来博大家一笑,不会觉得是在装腔作势,也不会争出个是非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