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田里草

财金白话

  [复制链接]
秋雨 发表于 2010-9-27 09: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9-28 08: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外交对峙已扩散至经贸领域
【博览资讯报道】对中国要求日方道歉和赔偿,日本首相菅直人昨日再次以强硬态度表示拒绝。此情势下,日本非法扣押中国船长所引发的钓岛外交战,仍无降温迹象,经贸交往等方面的对峙还在持续胶着。据台媒报道,中国部分海关开始对进出口日本的商品大幅加强检查力度,从而引发因手续趋严而耽搁通关的事件频传,令日本政府急于确认并掌握实际情况。在东京举行的世界旅行博览会,中国旅游局取消参展,使展会出现一个尴尬的“窿”。与此同时,大陆民间拒买日货声浪高涨。  

据中央社援引“读卖新闻”报道,上海海关当局21日通知日本主要的运输业者,通常只有3成的抽样检查将提高至100%,由于全部产品检查费时,预定出口至日本的电子零组件已出现无法即时运上飞机的问题。  

此外,福建省、广东省和辽宁省的海关也提高抽样检查的比例或进行全部检查,并要求通关资料除英文之外也要追加中文资料。  

广东省海关总署一位杨姓工作人员称,不了解这一情况,目前也并未收到海关总署下达的相关文件,他表示,地方上虽然对进出口抽样检查有一定自主权,但空间不大。报道指出,中国通关趋严可能是中国针对渔船事件而采取的措施,其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从目前来看,若只是几个省份出现对日通关趋严的行为,应该是渔船事件的后遗症,是民间表达气愤的一个反应。从近期中日双方领导人的发言分析,双方对未来中日关系仍在使用战略互惠关系言论,因此互惠框架仍没有改变,长期的中日经贸等政策不会改变。  

中国抛弃东京旅游展另据报道,在东京台场举行的世界旅行博览会上,全球139个国家及地区的旅游部门及机构参展,是亚洲最大型旅游业活动,但原本是中国旅游局摊位的地方却空空如也,只是挂上告示,表示旅游局因特殊原因停止参展。  

主办单位表示,中方在上星期四傍晚突然通知,因为撞船事件没有解决,决定取消参展,会场内有一大片地方空空荡荡。虽然日方周五已经放人,但仍然拒绝道歉,因此中方仍然持续施压,中断所有交流活动。  

“拒买日货”声浪传至海外另一篇报道称,在这场近年最激烈的中日外交冲突中,美国的角色不言而喻,因此情况更加错综复杂。《华盛顿邮报》26日发表大篇幅报道,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和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相提并论。另有华文媒体的评论指出,中国受美国步步进逼,然而由日方挑起的这场外交战却成为中国一个显身手的机会。事实上,中方的强硬不仅止于政府,民间拒买日货的声浪由大陆传到海外。

《人民日报》:警惕日本“借事发力”2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应该汲取的教训》的评论文章说,日本方面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使中日关系良好发展势头遭受严重破坏。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方面的一些言论、行动,反映出日方国内的确有一些政治势力试图“借事发力”,大做“文章”。

这篇“文章”有两个“小算盘”:一是采取主观唯心的“鸵鸟政策”,试图用日本国内法来处理此事,形成所谓的“裁判案例”,迫使中国接受“既成事实”;二是利用中日双方矛盾激化来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进而顺势以“美军威慑论”来推动普天间机场问题的解决和日美同盟的深化,调整防卫战略和军事部署,尤其是强化针对中国的西南诸岛防卫。

文章说,历史上,日本利用“对外事件”做文章的先例并不鲜见,其目的无非有二——“以外补内”和“以外补外”。“以外补内”方面的例子是,菅直人和小泽一郎在选举辩论中都以钓鱼岛为题,发表挑衅中国的言论,煽动和拉拢国内民意,这是所谓的“选举政治”。至于“以外补外”方面的典型案例,当属日方一些势力,主要是右翼保守派和少壮战略派在此次事件上的所作所为。它们的意图就在借机争取外交安全政策的调整和突破。

(CJ)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9-28 0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升值,A股能分杯羹吗?
【博览资讯特稿】近2周多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改之前温和涨跌的走势,几乎以每天100个基点的速度升值,频繁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那么人民币升值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哪些群体受益,哪些群体受限,国际因素影响如何,A股能从中分杯羹吗?

本币升值的原因三个多月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近2%,而最近2周多的时间就接近1%,显然这里面并不是只有我国国内因素,还有外界因素,是多重因素共振产生。仔细观察,近期汇市中升值的不仅是我国货币,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等主要货币兑美元具有不同程度的升值,一些升值速度还甚于我国,由此来看,美元贬值才是本波汇市中各主要货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美经济恢复缓慢,很多指标低于预期,前度刺激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急需将本国危机转嫁出去,欲启动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刺激计划,那么势必会大量印钞,由他国为其埋单,因此美国近期也还在给人民币升值施压,企图将危机归咎于汇市,实际上都是在转嫁危机。

热钱在行动 A股影响几何?央行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量创下4个月的新高,热钱在连续三个月净流出后,8月份首次净流入。很显然看到资产价格上涨、汇率升值、利差优势有望扩大这三重获利空间,之前撤出的欧美投机资金又有加速流入的迹象。

如果是单纯的人民币升值,那么当本币大幅度升值时,投资或投机资本会大量购买以本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其中资本的一个主要流向就是股市。包括国外投资或投机资本在内的巨额资本流入股市,从而推高本国股票价格。A股中小板的疯狂行情刚刚结束,市场对于风格转换充满期待,而本币升值曾经在2005年汇改之际带来一波大牛市,尤其是期间大盘股的上涨,给很多股民带去了财富,因此很多人一看到人民币升值就开始兴奋。

虽然本币升值是机会,但本次本币升值不同,一方面美元贬值所致其他主要货币的被动升值,缺乏内生性因素的支撑,这样的升值持续性几何,未知因素太多。另一方面,我国对于热钱方面素来控制较好,而且市场并未完全开放,那么长期而缓慢的本币升值,对于热钱的吸引度并不高,那么单一的升值因素很难将股市推高。

我认为,本币升值对股市影响实际是两点:热钱进入与升值预期空间,前者是直接影响股市,形成资金面的充裕,热钱量越大则股价推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而第二点是影响热钱的进与出,股市往往是炒作预期,对于热钱来说也是如此,货币升值空间越大,那么热钱进入越多,而一旦升值实现,未来预期降低,此时热钱就会放缓进入,获利资金还会抛出筹码兑现利润。

所以本次由于升值预期不强,那么想要整个A股对此产生影响那是很难的。

本币升值一般是对于三大类的品种有积极意义,即对本币资产类(金融、地产、保险等)、高负债类(航空等)、进口类和资源类(造纸、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农产品等)行业利好。而本次则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中的部分群体有积极影响。(玉名/文)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9-28 0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猪拱起多少通胀预期
【博览资讯特稿】连续半年亏损的养猪户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最新市场信息表明,猪粮价格比回到盈亏平衡点6∶1以上。养猪户眼看要赚钱了,可是外部环境已经一片喊“热”声。8月份CPI达到3.5%,创年内新高。人们担心,目前肉蛋奶、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粮价是百价之基,“一头猪拱起CPI”。人们通常把农产品价格上涨看成是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因素。当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进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该怎样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

支撑价格上行因素不断积累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粮食、棉花、生鲜乳价格屡创新高。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为119.4元、101.6元和101.3元,均为历史最高。“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未见松劲儿。据商务部监测,7月份蔬菜价格同比上涨49.7%,鸡蛋价格同比上涨9.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

农业部市场信息司预计,今年后几个月,受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多数农产品价格将维持上行态势。农产品价格上涨,对CPI增长产生直接影响。但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有足够的调控能力保持农产品市场总体稳定,农产品价格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

吉林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副镇长宁绍勇说,按现在的种植规模,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农民根本没有种粮积极性。把补贴因素算在内,目前的粮价水平基本上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底线,如果粮价过低,农民就会选择“弃粮”或撂荒。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产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预计今后10年,每年新增粮食需求80亿—100亿斤。而耕地、水等资源瓶颈将越来越紧。

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由主要以物质投入成本驱动,逐渐向由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推动以及消费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驱动转变。2007—2009年,水稻、小麦、玉米价格年均增长率为7.1%,而总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达11.7%,其中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29.2%和15%。这说明近年支撑农产品价格上行的因素不断积累,农产品价格呈刚性上升态势。今后一些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单产不高的品种涨幅更大,一旦出现部分产品供给短缺或需求过旺,还容易触发价格暴涨。

回头看,由于长期的、较大幅度的“剪刀差”,我国农产品价格历史水平较低,当前农产品总体价格与国内其它非农产品相比,仍处于低位。由于农产品价格基数太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微小的波动也容易被夸大。2008年底以来,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2009年12月才有所回升;大豆价格、稻谷价格与2008年相比,整体也是下行的。

农产品价格上涨推高CPI仅是表象“为什么农民哭的时候看不着,价格稍微好点,反应就这么大呢?”安徽一位农场场长说,“不光是我们影响物价,物价也影响我们呀,化肥、农膜、农药都在涨价,农产品价格能不涨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严重通货膨胀,都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明显上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认为,一旦农业这类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就标志着全面通货膨胀开始形成。这说明农产品价格是处于价格上涨链的末端而非源头。究竟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了通货膨胀,还是通货膨胀推高了农产品价格?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要辩证分析。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表示,农产品自身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化对总供需平衡的影响,要小于总供需平衡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现代农业的成本因素已经高度市场化。以小麦生产为例,正常年景下原料投入、打工的机会成本以及隐性地租成本,会占到产品销售额的90%左右。如果投入因素分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们的价格普遍上升,必然是国民经济的总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其后果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秀清、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辛贤表示,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农业减产对CPI上涨幅度的影响在大幅下降,1987—2007年期间,相同的农业减产幅度对CPI上涨的影响下降了近一半。根据国家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非农投入占农业生产中间投入的50%,占食品制造业中间投入的25%。2003年我国农业减产引发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仅为6.6%,而实际上涨13%,也就是说其余50%的农产品价格涨幅是农业以外的因素导致的。

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CPI上涨仅仅是一种现象,并不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2008年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2009年信贷投放量高达9.6万亿元,同比增加95.9%,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增加4.6万亿元。我国广义货币总量达到67.4万亿元,同比增加了18.5%,远高于我国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推动CPI走高。

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保供给促增收面对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就容易找到一个平衡点。

目前,最大的收入分配失衡,是城乡差距。2009年,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的国际警戒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32扩大为3.33。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挥初次分配的基础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虽然引起CPI指数走高,但有利于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场价格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主要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的形势下,允许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也是自去年底以来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水稻等主要产品最低收购价的重要原因。

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CPI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可以说,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主要被广大农民承担。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旺盛且增幅较快,但相比之下,以粮食为中心的农副产品价格却偏低。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可以最直接的方式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目标。

实践证明,农产品价格指数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民年人均增收幅度增加0.6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7%,剔除产量增加因素,2009年粮食价格上涨带来农民增收约192亿元。

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增加农业投资,促进城乡要素流动。2007年,以生猪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了18.5%,2008年,财政支农增速高达38%。以往长期的工农产品剪刀差,致使大量农业资金流失。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会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从而保证农产品供给,使价格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

关注城市低收入人群,防止“米袋子”“菜篮子”价格过快上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朱信凯教授表示,调低CPI体系中农食类产品权重势在必行。食品在我国现行CPI构成中的权重占34%,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当时恩格尔系数在80%以上。而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降低了约30个百分点。农食产品类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农食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自然也会相应下降。然而,目前农业品和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的比重却没有相应调整,这很难反映经济运行和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状况,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优化。

其实,住房、能源和各项服务的费用支出比例在增加,其价格也不断高涨。据统计,今年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若剔除权重因素,近年来我国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对物价的影响远大于农产品价格。

今天,农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大大降低,但是农产品价格在经济社会中的敏感度却大为提高。这说明,“米袋子”“ 菜篮子”始终是广大群众关切的问题,农业的基础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果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快上涨,或者波动过大,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也必将殃及“三农”发展。在通胀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要对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快上涨苗头及时预警。9月初,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并出台了抑制菜价过快增长的针对性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要一手抓发展农业生产不动摇,一手抓深化改革不放松,应研究建立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及城市低收入群体补贴的双联动价格调控机制,既让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步调一致,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又让城市低收入群体补贴水平能赶上食品价格的上升,缓解农民增收与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的矛盾。(人民网)

(SJ)

我有话说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9-29 08: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贸易“大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博览资讯特稿】美国正在对中国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国国会就人民币汇率举行了听证会。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大声抱怨,人民币升值太慢。施压似乎有点效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每天都创新高。但是,每次新高仅为小数点后第二位的变化,因此,美方仍非常不满。美国是否会通过重大的贸易保护主义法案,扰乱中美两国贸易?

美国“惩罚性法案”会搁浅在今年11月中期选举之前,众议院可能会通过一项法案,扰乱中美两国贸易。但是,中期选举结束后,参议院不会批准这项法案。美国可执行的措施无非是禁止进口某些中国产品,主要是仍在美国生产,或对美国的大公司并不重要的产品,例如,钢铁、化工产品和太阳能电池板。这些措施可能会使部分中国公司感到相当痛苦,但是,对整体中美贸易影响不大。中国出口的产品中,三分之二是由跨国公司直接拥有,即由它们贴标和配送。中国工厂即使不是跨国公司所有,也和它们的分厂一样。美国政府是不会破坏这些公司的业务的。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美贸易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原因有二。首先,中国贸易在美国的附加值比在中国高。中国制造的消费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3倍至4倍。如果贸易遭到破坏,美国经济可能蒙受巨大损失。其次,苹果、惠普、耐克等美国公司从中国生产中获取巨大利润。它们的产品利润率很高,因为它们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生产产品。如果贸易遭到破坏,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会暴跌。

理性观点对近期发展并不重要,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和行动后果决定一切。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大选,众议院可能会高唱着圣母玛利亚,通过推动针对中国的民粹主义贸易保护法案。但是,即使该法案在众议院得以通过,选举结束之后,也不可能获得参议院批准。金融市场的动荡会说服参议院。

今年前七个月,美国货物贸易比去年增长24.6%,但仍比2008年低12.1%。2010年,美国贸易总额将突破3万亿美元。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商品贸易比去年增长40%,全年可达2.9万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15%。考虑到两国贸易规模,爆发贸易战的可能微乎其微。

美国的目标是平衡双边贸易。今年前七个月,美国海关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商品价值1930亿美元,出口至中国商品价值486亿美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36%,进口则比去年增加14个百分点。目前,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是合理的。但是,2010年中美两国贸易逆差仍会进一步扩大,因为进口为出口的4倍。按当前趋势发展,如果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开始下降,将需要八年时间。许多分析家认为,汇率出现大动作,会加速这一进程。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的经验,并不支持这种看法。1985年,日元兑美元比价翻了一番,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日元汇率也没有对双边贸易逆差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也有人争辩说,如果日元汇率翻两番,就会产生影响。我们不知道是否如此。日美双边贸易逆差开始降温后,日本将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美国将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拱手让给了日本,无论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后来如何变化,这些就业机会再也没有回到美国,因为日本企业可在发展中国家从事生产。

人民币低估了吗?如果只关注两国贸易平衡,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汇率水平来实现平衡的。两国汇率达到一定水平,中国某些工厂就会关门大吉,即生产会出现萎缩。这是两国贸易较快平衡的惟一可能:因为利润下降,中国企业减产;由于价格上涨,美国购买力下降。这种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将蛋糕做小。我看不出在不破坏中美两国经济的前提下,何以达到贸易平衡。

显然,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浮动。因此,有人说人民币汇率不是以市场为基础。我并不想说,中国政府已经将汇率设定在“合理”水平。市场也不会这样认为。上世纪90年代,市场催生经济泡沫,导致1998年亚洲货币崩溃。无论基本因素出现多大变化,都不应该出现这样巨大的动荡。日元经济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日元汇率却大起大落。给中国的教训很清楚:将汇率完全交由市场操控,是灾难性的。

中国也有很多问题。但低估汇率不是问题。我反而认为人民币可能被高估了。近十年内,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5倍。在经过长时间和大规模的货币扩张之后,从来没有任何经济体的货币会不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资本会巨额外流。这才是对中国的考验,而不是今天的升值压力。

中国的宏观挑战,是其危险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房价超过可持续水平100%。泡沫破裂后,部分省份的土地价格可能会下跌70%-90%。尽管政府采取调控政策,房产热情仍然看涨。但是,针对市场的不利因素层出不穷。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是主要因素,可能比政府调控房产市场的措施更重要。中国利率将迅速上调。如果土地价格开始下跌,人民币升值预期会进一步下降,导致资本外流。由此产生的流动性短缺,将导致土地价格进一步下跌。螺旋状态可能已经开始,但速度很慢。明年下半年,形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看起来并不可能平衡双边贸易,但是,未来形势看起来对美国企业获利却相当有利。过去20年,美国企业得益于中国生产成本低。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正趋于平衡,工资开始快于名义GDP上涨,美国公司又可以开始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在美国的售价卖给中国消费者,以此获利。事实上,美国名牌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更高。再过15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堪比美国。届时,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可在中国获得比在美国更多的利润。标准普尔500公司的收入,几乎有一半来自海外市场。中国的增长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一份额。据估计,美国养老基金有6万亿美元的缺口。如果美国股市上扬,海外盈利增加,就可以填补这个漏洞。

在货物贸易方面,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持续大于从中国的进口。农产品、自然资源和设备名列美国出口至中国商品的前茅。不过,由于基数效应,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双边贸易逆差还将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由于中国与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贸易都会出现逆差,美国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这可能是美国在十年内实现贸易平衡的惟一办法。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增加最快的是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美国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贸易政策并不有利于这些产品的出口。而美国发展这些行业的空间很大。若想平衡双边贸易,重点或许应该放在宏观方面,而非微观方面。

风暴正蓄势虽然眼下不太可能出现贸易战,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专门针对某种商品的保护措施会激增。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难以在美国销售它们自主开发的产品。中美贸易会越来越集中在美国跨国公司中。显然,这对中国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这些公司渴望树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建立它们自己在美国的分销渠道。中国可能会作出反应,限制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虽然两国贸易将继续发展,但是,增长率将大幅度减缓。在未来十年内,双边贸易发展的速度可能还不及过去的一半。

中美贸易摩擦的迹象表明,全球贸易将会放缓。这可能是好事。过去20年来,由于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大部分可以转移的生产都已完成转移。其余的生产由于受政治干扰而难以转移。未来全球货物贸易可能与全球经济同步增长。

长期以来,全球化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共赢的。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发达国家多年来享受廉价商品,现在由于失业,发达国家面临痛苦的收入问题。发达国家的未来看起来更糟。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让中国感到头痛,全球化的各种压力却对中国的出口经济造成更多威胁。中国目前需要缓解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关键是要限制政府调动资源实施投资的权力。中国经济中最不寻常的现象就是政治经济。除非中国限制政府滥用权力配置资源,否则,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并可能在五年内酿成贸易大战。

虽然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是“水杯中的暴风雨”,但是,中国必须启动政治经济改革,以应对全球化的紧张局势。否则,风暴会真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谢国忠/文)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9-30 08: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总书记的“包容性增长”开启政策紧缩新周期?
【博览资讯研报】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召开,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闪现,博览研究员认为,需要高度重视,乃至警惕——中国新一轮的政策紧缩周期是否即将开启:本周以来,政策层面不仅仅是“强化二三套房贷差别化,以及推进房产税试点”等地产二次调控政策的出台,更为重要的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后,已有不少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增速雷打不动的“保八”目标将要变为“保七”,博览研究员担心A股将如《九月展望:多头必须放弃一切政策幻想》中所述,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好,政策压,股市跌;经济差,政策扶,股市涨”的逻辑将被彻底打破,行情反弹所倚仗的政策空间将出现180°逆转。

自8月份以来,A股一直呈现N渡赤水的胶着状态,市场一直在争论这是头部特征还是底部特征。然博览研究员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政策的头部特征已经相当明显,最高决策层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基本消退,转而接受(因调结构)经济增速可控式下滑的局面,在流动性没有出现井喷以对冲政策效果的前提下,政策矛盾的主要地位注定了7月以来的A股反弹行将结束。

政策再紧缩的第一个焦点(短期),是地产二次调控的开启。

媒体报道,继9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后,国家有关部委将联合下发进一步深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强化二三套房贷差别化,以及推进房产税试点等“重磅炸弹”或悉数登场。

这一切都是房地产调控走向深入的明证。业内人士称,中央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决心毋庸置疑,新一轮调控方案已经酝酿成熟,其基本思路是“遏制投机购房需求,加快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并力求将短期调控的措施与中长期的发展相结合。”从这个层面来看,对楼市深层次“顽症”进行系统“手术”的调控“组合拳”力度不可小觑。

国庆节前A股之所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很大原因是因为楼市出现“过快回暖”的迹象,市场担心新一轮政策打压即将出台。事实上自8月中旬以来,地产板块一直是空头阵营阻止A股继续向上突破的中坚力量。从以上政策迹象来看,国庆假日的政策风险在不断放大。

目前由人民币升值和资源品上涨带动的市场情绪,能否在新一轮楼市调控面前令指数保持活力?

至少28日的行情已经证明了我们此前“政策不确定+流动性短缺>升值预期+通胀行情”的判断。

博览研究员认为,对于短期的国庆假期而言,楼市调控加力的风险,以及市场对欧债危机的余悸未了,以及限售股解禁等市场面临短期资金的流动性波动,将会熨平海外市场带来的投资冲动。用博览首席研究员刘天智先生的定性来说就是:《“市场超跌”和“政策修正”两个反弹基石全部丧失》。

(主任研究员 邓亮)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10-8 08: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季度A股的最大看点
——即将上演的“2700掀顶”大戏【博览资讯研报】博览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认为,四季度A股很可能迎来一波流动性预期性通胀行情,甚至8、9月三番四次上攻的2700点也在近期可破。但具体演绎路径还需边走边看。

为什么说股市将选择“通胀预期”的路径,而不是“楼市调控政策预期”这条线,毕竟4月份的行情普跌、以及7月份的整体反弹,都与楼市调控政策紧密相关。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以日本央行时隔4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为分水岭,标志着欧美日等各发达国家由“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化、定性化正式转为实际行动。这拉开了各国货币争相贬值的序幕。相对上半年的国际环境而言,这是巨大的转变。正是在这种已变的国际背景下,A股的政策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调整。

在眼前的国际背景下,究竟如何看待国内政策,而A股又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运行?更具体点,在全球再次量化宽松、争相贬值本币拯救本国经济的情况下,中国是跟进这种“政策刺激”?还是继续保持“调结构”力度、并容忍政策落差带来的经济增长风险?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仍然处于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下的衰退中,当前全世界仍然没有寻找到新的增长平衡点。而极力期望经济复苏、回暖的各国政要的手中,最有优势的经济刺激工具,似乎非“货币”莫属,但各国释放的这些流动性并未达到各国领导人的预期:

——危机后的全球性首次“量化宽松”,仅仅带来了商品、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未见实体经济的有效复苏。而国内的“四万亿”也没有激发民间资本参与生产,也是流向虚似经济的商品炒作,或是以新移民潮为特征的资本外流。

难道仍未挣脱“衰退泥沼”的我们就能期望二次量宽带来奇迹吗?

显然今后的实际情况更有可能是:一段时期内,商品、股市价格依然受流动性因素影响更为密切,而与本身价值以及供需关系不太明显。

因此,已然上路的“二次量宽”,能否使欧美发达国家真正摆脱高失业率的经济困境,还是个大大的问号。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新兴国家而言,它一定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此后新兴国家将面临看得见的两方面通胀压力——输入性原材料通胀和资本流入推高需求的资产价格通胀,而如果说原材料进口带来的通胀是中长期的影响,那么,资本流入将是即期影响更大的传导因素,需要提醒的是,全球资本的动向是近期值得特别关注的对象。

再具体到国内政策上,在全球性“量化宽松”来势凶猛下,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不大,应该维持三季度的货币政策“较稳”的基调。即眼下动用加息手段调控楼市的概率很小,加上9月30日预期内的楼市“新政”落地,相比较而言,四季度加息概率小+通胀压力大的组合下,国内股市的主要矛盾将转变为,沿着“通胀预期”的路径展开。

至于跟A股有关的投资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眼前的二次量宽国际背景下,如何看待国际金价、以及后期趋势?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以及与金价涨势的异同?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将出现哪些重大变化?

(研究员 吴璇)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10-8 0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假回眸:全球政经格局“大交锋”
——经济“交锋”【博览资讯报道】国庆期间,最为重要的“经济外交”如下:

●温总理:谨慎对待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节奏和时机。

温总理4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来,各国经济复苏的进程有快有慢,复苏的动力有强有弱。应谨慎对待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节奏和时机。

●温总理:欧盟都应客观公正地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

  温总理5日表示,无论从欧盟自身利益还是事实出发,欧盟都应客观公正地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这符合欧盟的利益,符合中国的利益,对世界经济有利。

●温总理:中国对稀土决不封锁

温总理6日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时表示,中国要保持稀土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要照顾世界需要,不仅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但决不会封锁。

政、经“交锋”——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时隔4年重启零利率政

日本央行5日意外调降利率,将指标利率由0.1%调降至[0-0.1%]的区间。日央行的举动出乎外界意料,显示出日本央行担忧强势日元及经济增长趋缓正在拖累日本经济复苏。

另外,日本央行又在近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是否要扩大低息信贷规模至50万亿日元。

——全球可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布拉德日前表示,他在说服美联储其他高官考虑债券购买策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领先全球

中国今明两年的GDP预计为10%、9%左右。但在“十二五”则要着重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WX)



长假回眸:全球资本市场“大联欢”
——国内A股【博览资讯报道】1、基金仓位超85%,华夏大幅补仓

中秋之后的红包行情,让之前减仓的基金经理踏空。受外围股市表现提振,以及地产调控政策明朗化,基金掌门人的信心明显足了很多。

2、四季度市场涨跌两难,机构建议关注政策走向

众多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券商机构对四季度观点趋于一致,普遍判断大盘将继续维持区间窄幅震荡,结构性投资机会将延续,经济转型中的新兴产业和民生消费领域被大多数机构看好,而估值过高的中小盘股已暗藏风险。

3、国庆期间产生的市场热点:

——珠海特区正式扩大到全市,珠海本地股或迎机会

10月1日起,珠海特区正式扩大到全市,随着特区的扩容,珠海年内就开始动工建设西部中心城区。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6军工企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嫦娥二号”发射刺激军工板块再度活跃。从战略角度仍应关注拥有核心军工产品、在集团地位突出的公司。

国内楼市1、市场面:

——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楼市,专家建议加强监管

近期,在欧美楼市前景惨淡的预期下,我国楼市又频繁闪现境外资本的活跃踪影。

——国庆长假北京楼市遇冷,调控新政效果显现

国庆北京楼市日成交仅百套,10月可能回低谷。受到十一前新政的影响,市场交易量相对惨淡。

2、政策面:

——传房产税上海已批,年内开征可能性很大

针对即期公布的新一波楼市调控政策(以下简称“新国5条”),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相关负责人表示,转让5年以上、家庭唯一住房的,个税仍免。

——各部委再打组合拳:土地调控升级 三大悬念待解

在楼市升温明显、“地市”蠢蠢欲动之时,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再次打出调控“组合拳”,不少“重拳”更是直指土地市场。

——深圳发布特别提示:不符合限购令不予以登记过户

国际“金”“油”市——国际金价节节攀升全球狂抢,专家提醒警惕调整风险

美元汇率走弱继续推高黄金期价。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国际金价连续三天刷新纪录,周五达到1314美元/盎司,追捧黄金的投资者数量暴增,欧洲各国央行几乎全部停止了出售黄金,国内各大百货商场的黄金销售柜台也是供销两旺。

——美元汇率走低导致国际油价继续走高

受美元汇率走低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6日继续上涨。
lao90286 发表于 2010-10-8 09: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10-9 08: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量化” 中国“宽松”
【博览资讯研报】长假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围绕汇率的争持最为热闹。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各国央行正摩拳擦掌,争相加入货币贬值的行列。在金融危机剧烈影响稍有平复之后,各国争夺有限需求的博弈结果,正令“大萧条”时期贸易壁垒森严、以邻为壑的愚蠢举动以另一种形式借尸还魂。假以时日,汇率战、直至贸易战的结局并非不可能之事。对全球长期经济增长的任何乐观看法,都需要谨慎对待。

但回到当下,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却正处在“两个太阳”的照耀之下。流动性与经济增长洒下的两道阳光,为新兴经济体的市场繁荣播下了欢乐的种子。把握投资机会是投资者最需要了解的宏观结论。博览研究员以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局面,美国“量化”,中国“宽松”。

事实表明,发达经济体新一轮“量化宽松”已鸣枪起跑。

日本央行10月5日意外宣布调降利率,将指标利率目标调降至0-0.1%的区间,为近两年来首次下调利率。此外,日本央行将创建基金用以购买日本公债和其他资产,以刺激疲软的经济。

美国联储局预计在11月会议上恢复量化宽松政策。市场预期其资产负债表将再增1万亿。考虑到08年危机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了1.5万亿。1万亿的扩张规模是名副其实的“量化宽松”2.0版,而非1.1版。

英国央行理事亚当·普森日前呼吁英国央行重启收购资产计划以支撑经济。目前唯独欧洲央行尚未表态。

“量化宽松”——美元贬值——资金大举流入新兴市场的货币传导正在为新兴经济体创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受美国量化宽松预期影响,美元指数持续下跌,10月6日已触及九个月低点。在美元贬值影响下,大量资金涌向亚洲以及南美的新兴市场,寻找发达经济体无法提供的收益率。根据基金追踪机构EPFR数据,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今年迄今激增至近400亿美元,远高于去年1-9月的不到7亿美元;第三季净流入新兴市场股票的资金逾300亿美元,远高于今年1-6月的流入资金200亿美元。相比之下,发达市场股票基金为净流出近790亿美元,从西方货币基金流出资金约5000亿美元。

经济强劲增长与升值预期增强吸引资金进入中国。中国不但是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也是升值预期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围绕人民币汇率的对抗正日益公开化,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汇率改革促进贸易公平法案》,欧盟同样要求人民币全面的、大幅的升值,即使中国以真金白银购买了风险极大的希腊债券也未争取到“同情分”。我们认为,出于政治斡旋的需要,10月份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升值趋势,直至11月美国参院就汇率法案进行表决。围绕人民币汇率的博弈已成功点燃升值预期。长假期间人民币一年期NDF大幅走低,隐含的升值预期由2.5%直线跃升至3.08%。由于8月份热钱已由流出转为流入,在人民币升值具有确定性,以及升值预期增强的影响下,我们认为9、10月份热钱将继续流入中国,令资本市场流动性环境转为“宽松”。

中国经济数据同样对国际热钱构成吸引力。9月中国PMI超预期地由8月的51.7%上升为53.8%,显示经济放缓没有预期悲观。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向上拐点,为资本市场走强提供经济基本面支持。

结论发达经济体新一轮“量化宽松”已鸣枪起跑,“量化宽松”——美元贬值——资金大举流入新兴市场的货币传导正在为新兴经济体创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对于中国而言,10月份人民币升值具有确定性,升值预期转趋强烈,同时中国经济很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向上拐点。流动性与经济增长正为资本市场洒下两道“阳光”,对资本市场走势可以再乐观一些。

(高级研究员 朱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17 02:54 , Processed in 0.1317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