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2-8-15 14:30 编辑
《王安石传》,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他的变法改革,也不只是他的诗词文章,还有他和南京的关系。
王安石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当他17岁第一次踏上石头城的码头时,会和南京结下不解之缘。
来南京之前,童年王安石随做官的父亲到过许多地方,江西樟树、新干、广东韶关、四川成都、河南开封等。
后人说,王安石的名字就注定了他和南京一定会有不解之缘。南京古有石头城的别称,安石,即安宁于石头城之意也。
王安石是江西抚州临川人,是我多年前去抚州出差时才知道的。临川是全国著名的“才子之乡、文化之邦”,历史上曾涌现出王安石、汤显祖、晏殊、晏几道、曾巩、陆九渊等名儒巨匠。
其实决定王安石和南京的关系的,是他的父亲。1037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来南京做通判,王安石随之来到南京。两年后,王益不幸染病去世,赡亲养家的重任落到了王安石肩上,老弱病残几十口的偌大一个家庭呀。因经济条件所限,无法扶柩返乡的王安石,只得把父亲的灵柩暂存寺庙,一边守三年之孝,一边在江宁府学修习举业,潜心儒学步追圣道的理想只能让位于功名。1042年,在汴京参加考试的王安石,一举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一说本是第一,因触讳被仁宗降为第四)
走上仕途之后,王安石先后到扬州、宁波、安庆、常州等地做官,经多次推辞之后,他才舍地方官而就京官之任。这些地方散布在南京周围,水陆交通皆便。因再无时间把父母的灵柩返回故里,王安石就把他们安葬在了南京南面的将军山,也就是几十年之后岳飞抗金之地。就这样,南京成了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宦游四海,王安石心心念念的都是南京。一地任职期满回京述职等待派任,必经留南京。这里成了他的加油站,这里成了他的避风港。
对于王安石来说,何以解忧?唯有建康。
君臣相疑,众叛亲离,变法难以为继后,王安石二次辞相,以使相判江宁府,这也是神宗对他的特别照顾,毕竟并肩作战师徒一场。南京从此成为一身病痛的王安石的疗伤终老之地。生命的最后十年,一病翁、一瘦驴、一老仆,随性而游,寄情于金陵江东山水之间。
钟山是王安石最喜爱的地方。在他终于听从神宗的呼唤,首次拜相,北上汴京一展政治抱负之时,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钟山。夜泊瓜洲明月夜,“明月何时照我还”。其晚年有《游钟山》四首,其一曰: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二十八字的小诗,有八个山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踏遍万水千山,王安石硬是把驿站过成了故乡。
借用师弟苏东坡的一句词,“试问江宁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086年,66岁的王安石病逝于南京,并葬于钟山南麓。
明朝修建明孝陵时,王安石墓被迫外迁,一说南京麒麟门,一说老家临川,至今并无结果。今天来看,无论对于王安石还是南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2009年,将军山周边建设施工时,无意间挖到了王安石父亲及哥哥的墓,后被临川老家的后人迁回老家。
2021年,王安石千年诞辰之际,南京举办了以“王安石与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王安石和南京,一个人和一座城,互相成就。
人呀,就是一片叶子,你从来都不知道他会被风吹雨打飘零到何方。
20多年前,第一次坐着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时,我也从未想过我和南京会有什么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