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扬 于 2015-9-9 23:36 编辑
离别没有眼泪 一张红色的通知书,带着喜庆与欢乐,把儿子的未来与中国科大紧密联系在一起。中科大就像磁石,强力吸引着儿子这块等待锻造的铁块,那段时间,百度搜索最多的是科大,QQ聊天里新朋友也是科大,亲戚朋友同学交谈的也是科大。儿子就像是久居笼中的鸟儿渴望蓝天,那么一脸兴奋的期盼人生崭新的生活。而我,在一件件收拾行李时,多少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之感。 科大,我们来了。喜欢参天古树撑起的绿荫,喜欢拾级而上抬眼望到的“少年班学院”,喜欢将开学各项工作做得那么细致的科大人…… 科大,把孩子留在这里,我们要走了。 终于还是迎来了离别。没有预想的伤感,没有预想的难舍,儿子潇洒地挥挥手,回了宿舍,我的多愁善感硬是无处安放。向校园外走,萦绕在脑海中的是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该为孩子从容而独立举杯庆祝吧,却怕一种距离,因交流话题渐少而成。
感谢你们,让距离不再遥远 也许我天生心大吧,并没有感觉那么多失落。觉得把孩子放在这么好的一所学校,孩子在那儿学知识长本领快乐成长,是他人生中幸福的事情。只是,也盼望多了解一些他的生活,也不想从此成为彻底的旁观者,不懂,不知,不沟通,不了解,在他迅速汲取营养长成参天大树时,自己和其他陌路人一样再也不懂他的精神世界。那样的距离,当然不是700公里高铁3小时可达的距离,当然也不会冲淡牵肠挂肚的亲情,而怕科大四年我们的交流多是“物质的”,而没有心灵的交集。这种担心每个父母都有吧。 很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有那么多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帮我了解微观的科大,向我介绍孩子们的生活。家长论坛,QQ群,老一辈的科学家不厌其烦整理资料,不厌其烦回答家长提问“科大有几家餐厅?”“在哪儿买书?”“孩子们什么时候选课?怎样选?”“孩子们今天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将有什么活动?”“车票如何预订?”……在这些空间里,我基本了解了儿子的生活,打电话时也能跟儿子谈一些大学生活,顺带提点建议,这样的交流,让距离不再遥远。 很感谢,军训记者团成员。军训汇演你们早早到场,自带设备,不辞辛苦,为我们这些翘首期待却不能前往的父母留下孩子穿军装的身影。沙场秋点兵。一边是青春洋溢的年轻面孔,一边是摄影抓拍的专注眼神。有多少父母,一张张照片找下去,发现孩子身影后抑制不住惊喜,小心的保存,为孩子留下青春的纪念。看到记者们凌晨2点编辑发送的影像,心中的感谢和感动,无法言说。 感谢你们,让距离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