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5-2-2 14:40 编辑
从花溪到青岩,不到半个小时的路途。远远的,古镇的影貌便见端倪。灰色的墙面,灰黑的页瓦,青色的地板……
青岩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区境内,距贵阳城区29公里,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贵阳通往黔南的要津,是贵州最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这里古为屯田驻军之地,据说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明初称青岩堡。明清之际,这里商贾云集,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盛极一时。黔南盛产之米粮,多经此道运入贵阳。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曾在青岩考察时指出:“贵州自然山水多,人文景观少,青岩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又在省会城市近郊,非常珍贵,一定要保护好,开发利用好,把旅游做大做强。” 青岩古镇依山傍岭,城墙和居民的院墙均由石头建造而成,石屋连石屋,石路连石路,青苍苍一片,古镇之古意就来自静默不语的苍然青石之中。古镇最引人入胜的是它的古建筑群。在镇内不足3平方公里范围内,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镇内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30余处古建筑。这批古建筑依山而建,布局合理,重檐飞角,气势宏伟,雕梁画栋斑谰夺目,建筑工艺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不少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颇具观赏价值。 与古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青岩古镇的民居也很有特色。块石铺砌的石板路面两侧,青瓦木屋鳞次栉比,古朴幽深。从沿街的朝门进去,庭院、正房、对厅、两厢组成四合院。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屋透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庭院内的花台、花盆、水池、假山,显示出主人不同凡响的风雅情趣。沿街的围墙、柜台、墙壁、院坝多用石块叠砌,石块随处可见,故人们亦称青岩为石头城。在那些古朴的小屋边穿行,那些残垣断壁时而出现于眼前,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一段段幽怨浪漫、璀璨辉煌的过往…… 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在光滑又似乎溢满故事的青石板路上,放眼四顾,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两旁的小摊比比皆是,色泽鲜艳蜡染的民族服饰,蜡染的璧挂,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香润可口的各种小吃……酒旗迎风飘,阳光照耀着古镇,显现出热闹、祥和的气氛。居然有一刹那的恍惚,感觉自己又置身在繁华的四方街上。 走进贵州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个状元赵以炯的府第,穿过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平刚先生的故居,还有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以及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曾居地,看着那些石面青瓦在历史的沉淀下,依然泛着淡淡的光泽,我不由得为小镇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赞叹,而感慨。 古镇最有韵味的是一条叫“背街”的小巷,从石头砌成的房屋,到石板铺成的小路,完全保持原始的风貌,没一点再造的痕迹,可谓古镇古意之魂。尽管古镇某些地方目前有现代人刻意复制和雕饰的明显趋势,但其古代的遗迹依然令人流连忘返。地面上厚重的青石板在经年的风霜洗礼里,是那样的光洁、滑亮,隐隐泛着淡淡的釉光,在高根鞋叩击下,发出悠远空旷的声音…… 青岩是姜文《寻枪》的外景地,出门前特地下载了电影来看,戏里颇具地方特色的贵州话和宁静但危机四伏的小镇风光,是青岩最好的广告。其中一段,周小刚死乞白赖地追着马山跑,要把防弹衣送给他,就是在背街拍的。片片青石板垒的两道墙,夹成又弯又窄的蛇形巷子,在影片中制造惊悚的气氛。连周小山突然被拉进去的小门都是原样,我贴着门缝往里看,噢,原来后面的情节是别处拍的。
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还保留着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当我看到造型创意独到的石碑坊时,突然想起,青岩古镇还是一个儒释道及基督、天主数教并存的地方。我的心被强烈的震撼了,我清晰的看到历史文化积淀下古镇文化的部分缩影,中西方文化在此达到了空前的交融。在我内心的感叹里,脚步也不曾停歇,任由思绪在小镇的悠悠古韵里畅游…… 逐级登上幽长的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用手在那些石板堆砌成的石墙上摩挲,似觉悟或聆听到若有似无的笛鸣,远处黛色的山峦,眼前有些破旧的古木楼宇,石板堆砌的村落,木质陈旧的门橼,覆盖着的苔藓……在一种隔世的清幽里,心一点点剥离喧嚣回归纯净,精神一点点轻松,所有的浮华和躁动不再,我仿佛又回到曾经的古镇,古朴、自然,不含一丝杂质。 时间飞快的过去,转眼太阳西下,品尝了青岩猪蹄、青岩豆腐、鸡辣角等古镇特色小吃后,恋恋不舍的我和同事们,手提着远近驰名的黄家玫瑰糖、青岩臭豆腐、泥叫叫、耳环等“战利品”满载而归。 青岩是古老的,青岩是美丽的。车在落日的余辉中疾驶,回望身后渐行渐远的古镇,我想,随着花溪南线文化旅游线路的延伸推进,青岩古镇将以它独特的韵味吸引更多的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