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1|回复: 2

淡化偏才怪才是大学的正途

[复制链接]
秋枫 发表于 2011-1-26 17: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淡化偏才怪才是大学的正途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26日   09 版)
    北京大学这次想得很清楚,表达得更清楚。

    23日,北大招办负责人以新闻通稿形式首次回应公众对于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

    通稿所举理由有四。我尤其看重其中两条。

    其一:大学的选拔标准带有“指挥棒”性质。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偏才”、“怪才”,出现一大批制造“偏才”、“怪才”的培训机构,你需要什么条件就给你出具什么条件,但实际上,这样的“偏才”、“怪才”绝不是我们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教训,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这意味着,北大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权力。顶尖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要旨在于,高考“指挥棒”方向紊乱或说尾大不掉、“指挥者”瞻前顾后或者关节僵硬的现状下,大学站出来,给出一条可供选择的新路径。

    这条新途,路标如何设置,自然是重大问题。它当然不能重蹈旧指挥棒的覆辙,但也不能为反对而反对,逞意气之快。具体案例固然可以具体考量,给偏路子怪路子留下适度空间,但“指挥棒”断不能剑走偏锋以怪为美。

    明智的政治家说过:“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套用一下,明智的教育家应该知道,僵化的高考选拔机制在社会心理层面造就的逆反,固然赋予了大学选拔“偏才”“怪才”的某种期待性权力,但这种权力必须谨慎使用。

    北大此次表态显然足够谨慎。这也意味着,这所大学对当下国情,尤其是教育领域的趋同、趋利取向有明白的认知。投你所好还不容易吗?你要偏和怪,我把流水线的参数设定钮调一下,不就行了。

    其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不是大学教育的预科班,不是为了上大学而开设的培训班。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然如此,“偏才”、“怪才”就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而只能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

    这意味着,北大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学的价值——坦率地说,许多中学校长和老师未必能有这份认知。

    2009年年末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初行时,我曾有过担忧:“我愿意相信北大的初衷是为了在中学和大学之间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但北大的强势至少在客观上抹煞了此点。39所中学错误地把自己定位于向北大“进贡”,公众也机械地把这项改革尝试单纯置于大学的逻辑里加以理解。实际上,这39所中学的职责所系,不是为北大培养学生;我们的中学职责所系,也不是为大学培养学生。中学教育应当对社会负责,而非对大学负责。中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人格健全者。”

    如今很好,北大自己发声,打消了此种顾虑。难得,它自己跳出了大学的逻辑,站在中学角度观照教育,重申“全人格”的教育理念。

    凭此两条理由,便可说,北大的招生改革尝试,至少没犯方向性错误,实有可期。

    去年3月,北大校长周其凤曾表示,“怪才不等于怪人,我们社会上怪人很多,怪才并不多。如果一个人说他小学都没念,就特别有才,这个倒真是比较怪的,所以我想怪才的问题是可遇不可求”。如今这份新闻通稿的出台,表明北大近一年来,一直在完善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终于算是想得比较清楚了,因此也愿意把这种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公之于众。这样一种有逻辑可循的决策过程,既表达了大学的理性,也体现了其风度。

    去年北大只在13个省份试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400多所中学申请,39所最终获得推荐资质。今年在全国推行,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161所获资质。这表明,许多中学这一年来也在完善自己对校长实名推荐制乃至整体北大的认知。不盲信,不盲从,不盲动,中学与大学的关系定位中,中学的主体性在增强。

    实在难得,这份顶着一般不受人待见的“新闻通稿”帽子的回应,给力,可算当今教育界好文本。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1-26 17: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生评语 超八成“成绩优异”
http://edu.cyol.com 2011-01-26 11:13:39

  210位初审合格学生名单公示的同时,各中学校长对所推荐学生的推荐语也一同公布。记者对校长们的推荐语进行梳理后发现,在或长或短的推荐理由中,超八成学生被校长评价为“成绩优异”。

  “成绩优异”

  172人,占总数82%。相比2010年该词所占比例上升15%

  “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品学兼优”、“成绩在年级排名前三”、……在校长的推荐语中,有172名校推生的评语中写有成绩内容。

  与2010年相比,成绩类词语所占比例达到82%。

  尽管北大对校长推荐的学生标准不作严格规范,但从推荐语中透露的信息看,绝大多数校长仍选择成绩作为主标尺。

  210名推荐生中有123名学生的推荐语中显示,该学生在学校担任学生会干部、团支书、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

  校推生的评语中,不少校长提到了所推荐的学生协调和组织能力较强,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得到了一致好评。与2010年数据相比,这一数字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23人,占总数59%。相比2010年该词所占比例上升12%

  “学生干部”

  “奥赛”

  114人,占总数54%。相比2010年该词所占比例上升15%

  与2010年校推生推荐词高频词句不同,本次校长们给出的推荐语中,奥赛获奖成绩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学生干部”并列为校推生共同具备的“非成绩”要素。

  据统计,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奥赛化学竞赛二等奖……校推生中有114名学生的推荐语中明确提到了奥赛等学科竞赛的获奖成绩。

  校长们在推荐语中详细描述了学科竞赛获奖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数理化全国竞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素质”

  114人,占总数54%。相比2010年该词所占比例上升32%

  在2010年的90名推荐生中,有20名学生的推荐语中提到了“素质”。2011年的210名校推生推荐语中,“素质”一词被提及114次。

  校长们在推荐语中提到成绩优异的同时,还强调综合素质优秀,涵盖了学生担任的工作、特长等方面。

  此外,潜质和实践也成为推荐语中的高频词,分别提到28次和32次。

  “特长”

  50人,占总数24%。相比2010年该词所占比例上升7%

  电子琴九级、小提琴十级、二胡十级、钢琴十级、××书法大赛金奖……在推荐语中,也包括这些艺术特长的介绍。

  210名学生中至少有50位在推荐语中明确提到有某一特长经过专业评级认证或在知名度较高的大赛中取得名次,这些特长的认证为获推荐的学生增色不少。

原载法制晚报 转自腾讯
天高云淡 发表于 2011-1-26 20: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7 17:09 , Processed in 0.1857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