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蝶 于 2019-6-14 11:43 编辑
01 学院概况
学院成立于1996年,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任院长为李灿院士,执行院长为杨金龙教授。
学院包括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建设以来,紧密围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中心在硬件环境升级、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学科情况
一级学科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两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两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二级学科 化学生物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可再生洁净能源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本科招生专业
学院在单分子化学物理、纳米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1亿。 学院每年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其中高区论文占70%以上,高水平文章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2010年以来,学院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8项
学院3项成果在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奖
2019年4月10日至15日,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落幕,我校组织5项成果参展,共获得特别嘉许金奖1项、金奖1项、银奖1项和铜奖2项,其中,我院傅尧教授团队、俞书宏教授团队和徐铜文教授团队的三个项目分别获得特别嘉许金奖、金奖和银奖。
02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并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在开设的本科课程中,“高聚物结构与性能”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无机化学”等7门课程为安徽省精品课程。获得2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其中“全面提升高分子物理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成效”先后获2005年和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03 培养特色
学院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01 |
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 |
02 |
后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2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
03 |
通过所系结合,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在本科生教育中,联合创办了“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和“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 |
郭永怀讲坛
学院设立了“郭永怀讲坛”,一方面是为了纪念郭永怀先生,大力弘扬自“两弹一星”伟业以来中国科大科教报国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专家对学院办学给予指导和建议,并通过讲座交流,提升我校化学与材料学科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郭永怀讲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场,分别邀请了李灿院士、杨学明院士、丁奎岭院士、唐勇院士、尹志尧校友(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为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彩报告。
郭永怀讲座
2019年1月,学院正式设立以郭永怀先生命名的学院学术交流系列讲座,旨在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扩展学生视野、号召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注化学和材料科学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科研人才。2019年3月,“郭永怀讲座”品牌系列讲座的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刘智攀教授开讲。
未来化学/生物家国际夏令营
第四届“未来化学/生物家国际夏令营”于2018年7月2日隆重开营。来自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名古屋大学、特温特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涵盖美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29位国外营员和中国科大的20多名学生志愿者一同了解化学/生物前沿研究,深度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未来化学/生物家国际夏令营是由学校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今年已经是该营的第四个年头。“未来化学/生物学家国际夏令营”旨在为化学、生物领域的学生搭建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推进学生培养国际化进程,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已逐渐成为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品牌之一。
英才教育——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由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三方共同创办,旨在通过有机结合高校和研究所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化学科学以及相应化学工程应用领域优秀人才,探索校所结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培养具有理论和专业特色的战略人才。 前2学年按照学院统一学习计划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第3学年选择专业方向。学生按照所选方向的培养方案修读课程,同时还要完成增设的学科群基础课程内容,以及参加化学所和有机所组织的各类三学期课程、专题研讨班、专家学术讲座等. 借鉴剑桥大学的化学基础课程特点 采用模块化设计、循环提高的模式,对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切块重组,组成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 按模块挑选对教学内容最有研究、最有经验的教授承担授课任务
2018届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全部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或研究院所继续深造,总深造率高达100%。
04 毕业去向
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深造和就业前景十分优异,近8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研究院所继续深造。获全额奖学金被境外大学录取的人数众多,其中获得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名校的全额奖学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05 知名校友
六位校友入选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
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有6人是我院校友: 杨培东(88级,排名第10) 段镶锋(92级,排名第31) 夏幼南(82级,排名第35) 林文斌(83级,排名第54) 殷亚东(92级,排名第55) 孙玉刚(92级,排名第61)
六位校友入选全球顶尖一百材料学家榜单
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材料学家榜单”中,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有6人是我院校友: 杨培东(88级,排名第1) 殷亚东(92级,排名第2) 夏幼南(82级,排名第4) 孙玉刚(92级,排名第5) 吴屹影(93级,排名第6) 段镶锋(92级,排名第20)
转载自: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