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6|回复: 6

[转帖] 优秀生外流比例攀升 国内名校遭“抛弃”

[复制链接]
秋枫 发表于 2012-6-14 1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优秀生外流比例攀升 国内名校遭“抛弃”
2012年06月01日09:26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6月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张杰夫,毕业学校复旦附中,+1科目物理……在即将启幕的2012高考“大戏”中,他的角色是5.5万名考生中的一个。可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他就已与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签约,决定去海外深造。今年,张杰夫所在的复旦附中一共有300余位毕业生,其中,74人选择出国留学,比例超过20%。

  除了复旦附中外,上海的其他名校也有不少优秀应届毕业生放弃了高考及被国内名校录取的机会,选择出国留学,这一“外流”比例正逐年攀升。

  面对面

  唯一高考的“留学生”

  谈起为何要参加高考,在张杰夫看来,高考,更像是一个圆梦过程。所以,当学校里其他“留学生”都主动休学去外面提前学习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时,他成了留在复旦附中的课堂里唯一的一个,和正常参加高考的高三同学一起,复习、考试、考试、复习。“这个孩子成绩不错,可以排在年级前50位,考国内名校没什么问题。”老师们认为,他的存在对于真正要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成绩不错、又全程参与了高考高强度、大压力的复习,为什么张杰夫最终还是选择投奔海外名校呢?这还要从他身边同学说起。在张杰夫高一时,周围就有许多同学报名参加了SAT和托福的考试,当时他抱着可以把英语学学好的心态也一起报了名。在爸妈支持和鼓励下,他还特地飞到香港考了SAT,拿到了数学和物理的满分。之后,又不断有从复旦附中毕业的学长学姐回学校“宣讲”,介绍他们就读学校的特色,这些讲座让张杰夫听得很是动心,更为巧合的是,他去听的第一堂讲座,主讲学校就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听上去很美的美国大学,也坚定了张杰夫出去读书的念头,他开始一门心思准备到美国留学,并利用高二暑假去耶鲁大学等名校“游学考察”。最终,他收到了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3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出于对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偏爱,他决定前往该校的数学专业继续深造。张杰夫告诉记者,当年,和他一起在SAT考场“打拼”的同学们也基本都锁定了美国的大学,不少人高二结束时就休学了,一边申请学校一边念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

  张杰夫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身边的大环境,或许,高考依旧会是他的唯一选择。但是,看到许多优秀的同学都在做这样的努力,他也就跟风而动了。

  调查

  优秀生“外流”已成趋势

  除了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2012届400名学生中真正参加高考裸考仅130余人,其中,近40位同学陆续收到国外一流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在上外附中,也有30余名学生被哈佛、哥伦比亚、剑桥等世界一流名校录取。

  在一所中学采访时,记者发现,国外高校的招生简章在校长接待室的茶几上堆成了小山,“他们来上海招生时很有技巧,会派相应中学的毕业生现身说法充当招生宣传官,一堂讲座结束学生往往意犹未尽,所以那些学校就会留下点资料”。老师对此已见怪不怪:“来的国外学校越来越多,材料也越堆越高。”

  面对国外高校的大举进攻,国内名校其实已有察觉。一所高校的招办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有50名左右的正式录取学生放弃报到,最初我们以为是家庭贫困原因,后来调查才发现,几乎都是去国外读书了。”最近几年,“留学热”又有升温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知名高中每年约有20%的考生选择不参加高考、直接申请海外留学,不少天赋较高、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海外高校争抢的对象,今年,这一比例又有增加。

  最让国内高校心痛的是,以往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大多学习成绩不甚突出,以去国外二三流大学“镀金”为主。而现在“留学热”的主角大多都是高中生中的佼佼者,报考目标均是海外一流名校。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尖子生放弃就读国内一流大学的机会,毅然出国?他们看中的又是国外高校身上哪种特质?

  张杰夫即将就读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是美国享有盛名的私立大学,综合排名甚至超过了部分常春藤名校,与该校有联系的诺贝尔奖得主有 23人之多,其中有10人的得奖成果是在该大学完成的。张杰夫选择的理由很充分:“除了这些,最关键的一条他们实行小班化教学。我无法接受国内高校一节课200个人的场面,连向老师提问的机会都不一定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招办主任告诉记者,他曾在这些“准留学生”中做了一番摸底调查,可同学们的回答却让他有点下不来台:“如果国外有更好的学校,谁会留在国内。”

  声音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

  国内高校须提升办学水平应对挑战

  “学生放弃高考、选择出国,并不意味着人才流失,只是考生的正常选择。”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还没有开始为国内高校太多担心,因为,20%的比例远没有到“人才空心化”的预警线,更谈不上好学生一窝蜂地全部都去了国外。

  吴坚表示,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去哪里读大学,完全是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调查显示,19.2%的人认为“留学式成长” 是个人自由,无须过多关注,有39.0%的受调查者表示出国是因为“视野开阔,环境更易成才”,另有21.6%的人将把留学海外作为成长选择,原因是国外空间更大。“其实,出国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验更严格,学生不仅要完成高中课程,争取较好的平时学习成绩,同时要准备标准化考试,理性地选择学校,自己申请,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加强社会活动的广度与深度等,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过,吴坚也没有否认,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留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已逐渐被部分考生抛弃,这也对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提出了挑战,怎样想办法吸引优秀生源?除了解决人才标准和选拔方式等问题外,吴坚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集中精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不直面竞争,最终会被抛弃

  “我们的高等教育对于优秀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滑。”熊丙奇的观点很是犀利。在他看来,选择出国,是在选择一种教育环境。假如国内高校还不反思问题,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走向破产、关门到2020年,我国18岁到22岁年龄段人口将减少3800万。而高校所需反思的第一条,就是怎样给受教育者更高的教育回报。

  “在过去,由于文凭还比较值钱,高校对于受教育者的回报,可以是一纸文凭,由此可以朝南坐,不关心学生的成长、不关注课程质量。而现在,当文凭在就业市场中失色,大家所关注的就是教育的内涵。这是我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相差最大的地方国外大学普遍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功能,包括科研,也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可我国内地大学,非但不重视教育,还存在严重的教育行政化和学术行政化问题。这一局面不改变,内地大学当会被更多学生抛弃。”熊丙奇直言不讳。

  他建议,面对弃考,不应回避。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有竞争意识与竞争活力。而不是像几年前限制港校那样,限制考生同时获取多所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这种措施,或可保护内地高校一时,但只有真正直面竞争,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正道。

悠悠终南 发表于 2012-6-14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深思,国内名校。
少年网事 发表于 2012-6-14 1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70%是随大流,20%是家里有钱,10%才是出去想学东东的.
MSE0714 发表于 2012-6-14 1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网事 发表于 2012-6-14 11:51
有人说:70%是随大流,20%是家里有钱,10%才是出去想学东东的.

基本高中毕业以及大学毕业的出国都是这个比例。
科大也不例外。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2-6-18 1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更多的选择是好事
xycdp 发表于 2012-6-18 11: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6-18 14: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精英为代表的群体主流意向;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则是主要体现在以权威机构为代表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4 14:30 , Processed in 0.1584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