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6-3-14 10:31 编辑
前言: “考的是什么大学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北京吗?” “不不不,在合肥。” “是一本吗?” “……”
“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 这是一句留传得很广的话,现在看来或许有点荒唐,但是这句话若是放在80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上半叶,绝对是没有半点夸张成分的(80年代我科高考分数线全国第一,全线吊打清华北大)。 科大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大学,为天(美)朝(帝)培养了无数人才,遍布产业界、金融界和科研界。
1、南七技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STC)又称中科大、中国科大、南七技校、合肥科技大学、中国可学基术大学、中国学习考试大学、美国训练中心和中国物理大学。 官方简称为中国科大。 同学们普遍喜欢叫中科大、蜗壳、我科、科大和南七技校。 校园风景 (注:南七技校是偏正式构词,顾名思义,就是地处南七的技校,这种命名方法和五道口理工学院是一样的) 我科占地面积不大(其实应该说很小),具体说来就是从宿舍走到图书馆只要3分钟,从宿舍走到最近的教室需要5分钟,走到最远的教室需要10分钟,走到另外一个校区需要15至20分钟(买了自行车后,整个校园成功进入三分钟生活圈)。
从宿舍看图书馆 2、我科教学天团 有这样一个笑话:南七技校以人才短缺,师资奇差著称,首任数学系主任仅为华罗庚,物理系主任仅为赵忠尧,副主任仅为严济慈,力学系主任仅为钱学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科最不缺的就是好老师了! 这么说或许让大家感觉不鲜活,那就来举例子吧
叶邦角 这个人你们可能不认识
叶邦角《电磁学》 这本书你们总见过吧…… 啥!?还说没见过!?
程稼夫《电磁学》 读物理的,没用过这本书的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张祖德《无机化学》 哦唷,读化学的要是不认识这个人,别说你了,我都不信 这!些!人!都!在!科!大!教!书!唷! 3、又红又专的校歌? 诶呀……相信各位看官看过我们的校歌后,都有一种“这特么是什么鬼”的感觉。 这也是没办法的呀……毕竟我科创办于1958年呀。 (小编友情注:1958年大跃进开始) 但是如果各位看官仔细看过的话,其实里面还是可以提取出不少信息的呢~ 比如说我们又红又专的校训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以及我们学生的使命啦——“攀登科学的高峰”等等。 (然而讽刺的是,在我校想入党就和办个饭卡一样方便,因为根!本!没!有!人!申!请!) 4、中国物理大学? 我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物理大学是有原因的。 我科把普通物理设置为全校通修课程,就连数学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还是不得不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以及大雾(物)实验,我科也常常因此被学生们诟病。 其实笔者也不是很能理解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为何要做大雾试验,如果说医学生要做大物实验还是可以理解的——锻炼动手能力嘛…… 但是管理学院?就不用了吧?!
大物实验教材 5、中国学习考试大学? 我科的基础教育相(丧)当(心)扎(病)实(狂)。 少年班学院和各个学院英才班的同学在大一都要修一门叫做数学分析B的课。 这门课要月考…… 门课要月考…… 课要月考…… 要月考…… 月考…… 考………… 此外,我科的同学们都异常勤奋,据说吉米多维奇是一题不落地做完的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吉米多维奇 6、100%自主选专业? 我科转专业全国最方便! 我科转专业全国最方便! 我科转专业全国最方便! 科大的学生总共有四次转专业的机会,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次是大一结束时的全校性的专业选择。 只!要!你!愿!意!哪!都!可!以!去! 这样宽松的转专业环境下,科大大一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 你以为我们科大的通识教育很easy是吗! naïve! 我们的通识教育是微积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C语言哦~(还有无机化学)
科大图书馆借阅榜前十名一览
7、爱读读不读滚 我科的高退学率远近闻名(还有自杀率哦),学校规定挂满20个学分即勒令退学。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退学的同学来自于少年班学院。 这是因为他们中的个别人还太年轻,来到大学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感,因此退学。 不过退学的人中的大多数都回到原中学继续学习(俗称“退货”),其中还有不少第二年考去清北的(院长常常试图用这个例子说明科大少年班可以吊打清北……
教务处的图 8、USTC中有深意 (一本正经地)USTC指的是the University of Study and Tests of China。 论据: 1、运动会的观会人数不及图书馆里的人的一半。 2、笔者这个学期有14次考试,呵呵哒。 (一脸严肃地)USTC还可以诠释为United States Training Centre. 论据: 1、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大本科生出国读phd的比率近90%,在国内一家独大。 2、就算是现在,也有30%-40%的全奖学金出国率,在国内无出其右者。
红宝书 9、少年班? 中科大的少年班始建于1978年,是中国最早的少年班,也是中国办的最好的少年班。(西安交大?你说什么?我听不清)。 每年科大少年班在全国各地遴选约50名13-16岁的少年,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他们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大二选平台,大三选专业。 少年班的存在让科大生活变得十分有趣,因为校园里充斥着“学长弟弟”和“学姐妹妹”⁄(⁄ ⁄•⁄ω⁄•⁄ ⁄)⁄.,其中甚至不乏比你小的大四学长学姐。 现在少年班已经成长成少年班学院,是科大的第一大院。 少院里有三种班——少年班、创(不)新(想)试(高)点(考)班和理(都)科(是)试(大)验(人)班。 笔者就读的就是理科试验班,一般我们都会这么介绍自己:I come from the school of gifted young, though I’m neither young nor gifted. 笔者还想谈一下自己对少年班的看法:少年班是一种因材施教,极好地弥补了高中教育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给特别的学生提供特别的机会。 少年班不仅是科大的一块招牌,更是这些少年们逐梦的乐土,让他们在应该疯狂汲取知识的年龄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而无聊的应试练习题。
少年班学院
10、可恶的学校居然卡优秀率 说到科大的学习生活,不得不提的是科大学习竞争压力异常的大。 教务处对每一课程都有控制优秀率在30%以下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便这门课特别简单,也只能有30%的学生能考85分以上。 诸君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1、老师是怎么办到把优秀率卡在30%以下的。 2、为什么是85分? A1:这特么还不简单?把卷子出难些再调分啊 A2:因为要算G!P!A!啊!85直接对应3.7!
自习室 11、双(合)胖(肥)? 很多人以为中国科大在帝都,但事实上,中国科大早在1970年就迁入安徽,后把校址定在现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笑话: 当初有人想考科大,于是去请教一位老科学家,想知道科大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老科学家答道:中科大啊,是好学校啊!就在那边的玉泉路啊! 于是此人就报考了科大。 等到录取通知书寄到,此人傻眼了——不说说好的在玉泉路吗?怎么在合肥!? 或许科大正是因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所以才会有人说中国那么大,只有中国科大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事实上,是因为科大太小了,只能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12、玉泉路是个什么梗? 科大原址在北京玉泉路19号甲,后来科大在国内首创研究生院,就设在科大原址。 后来,中科院在中科大原址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即国科大。 在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心中,玉泉路就是科大,科大就是玉泉路,所以这个梗就这么一辈一辈地流传下来了。
中国科大校徽
13、牛逼哄哄的校友? (1)新创校友基金会 引用新创校友基金会秘书长刘志峰的话: “中科大的校友会就是要做成黑*会。” “华尔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说:‘欸,你也是科大的’,‘嗯,是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走过场了。”。 (2)科大在海外力量壮大 科大在海外共有超过一千人担任教授或研究院职位,这些校友都有可能在你未来的求学道路上担任“贵人”的角色。因此科大校友是科大学生不可多得的资源。(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