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07|回复: 25

[教育ZT] 蔡笑晚先生的女儿蔡天西(毕业于科大少年班)为《我的事业是父亲》作的序

[复制链接]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7-29 0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6-8-29 14:17 编辑

    曾写过《我的事业是父亲》畅销书的蔡笑晚老师,六个孩子中有三个出自中科大,里面有两个出自少年班,而其中蔡老师最小的女儿蔡天西,1991年毕业于苏州中学科少班,同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5年毕业,同年8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次年转入哈佛大学继续学习,20岁时获得哈佛优秀博士称号,同时因为在统计学研究上有特殊进展并获得极大成就被授于罗伯特·里得奖。 22岁在国际生物统计学协会上又受领了“半参数随机”奖。1999年6月,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担任华盛顿大学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教授。2002年初,26岁的天西受聘哈佛大学,成为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28岁任该校任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35岁成为哈佛大学正教授。因台湾先觉出版社的邀请,蔡天西在哈佛大学为台湾版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作了一篇序言。据蔡笑晚老师说,他曾无数次热泪含眶地全文阅读了这篇序言,他认为子女的成功只是父亲事业成功的见证,但子女的理解才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父亲的事业

    小时候常听父母说,就是想要我这个女儿,才生了六个。我不禁时常庆幸当时的计划生育还没有明文规定,否则我就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前面有五个哥哥,所以我从出生开始,就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因为是唯一的妹妹,五个哥哥也特别疼我。对于这样与生俱来的幸运我真的是很感激。
    我童年时代的家境可以说是非常的贫寒。但那时候的我竟从未曾知道,因为这一切都隐藏在父亲的厚爱和笑容背后。因为家人的无限宠爱,我的童年时代在我的心里刻下了时间齿轮无法碾没的快乐印迹。
    我永远不会忘记骑在父亲肩膀上“驾马头”去公园的快乐情景,也不会忘记四岁那年父母抱着我去城关六小上学的日子。我还清晰地记得四岁那年因为父母出诊而独自一人跑到东门码头,去莘塍老家找到他们时的兴奋和喜悦。我也依然记得儿时除夕夜和父母家人一起守岁迎新的温馨……就这样在点点滴滴的欢声笑语中,伴随着对父母的依恋和亲密记忆,我度过了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而这些美好的记忆让我在异国他乡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加想念我的父母家人。
    父亲很疼我们,可同时也很严厉,尤其是在学业上。如果说要总结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我想也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描述:早教、立志、自学。早教给我们带来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父亲很会讲故事,一有机会就给我们讲中国的历史,希腊的神话,让我们从小就盼望可以周游世界可以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我们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我们算术,让我们轮着背九九乘法表。父亲虽然很节俭但却给我们买了很多的书,让我们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游戏机的陪伴,没有那么多的玩具,父母也不让我们看许多电视。但我们的童年却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至今依然感激父母的给了我们那样充实而快乐的童年,而让我尤为感激的是他们无怨无悔的陪伴和付出。
    父亲一直也鼓励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从我懂事起,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也许是作为对我们的激励,小时候的家里墙壁上总是帖满了大科学家的画像。我还记得其中有一张画上写着:“人生最美好的是实现了童真的梦想”。父亲也常把有关立志的格言用毛笔写成大字帖在墙上来鼓励我们。我印象中比较深的有鲁迅的“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的不安的追求之中”;纪伯论的“人可贵的不是成就,而是追求”;常成为人们座右铭的“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还有荷马史诗中的“莫辜負您一片聪明美质,您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小时候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这些是大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到长大以后我才真的明白父亲这样做的的良苦用心是希望我们从小就要懂得立志。
    父亲总是认为人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更需要有豁达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父亲最喜爱的对联之一就是“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的人”。为了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胸襟,小时候父亲就带我们漫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让我们在年幼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自然之神奇,人文之隽永。在父亲看来,旅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景,见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体验。所以在大学阶段,父亲也经常鼓励我出去看更多的名胜古迹。还记得大三那年的秋天跟同学们一起去泰山后,我给父母写信告诉他们自己终于体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受时的兴奋。而父亲除了赞同,更是不失时机地教育我说“江山如此多娇,名山圣景不胜枚举。中华大地的灵光秀气孕育出一代代杰出的天才,而这一代代杰出的天才又为中华大地增添灵光秀气。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我们的锦绣河山而自豪,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为伟大的中华文明添辉。”而让我尤为感激的是从小父亲教育我们如何以平常心去面对得失,如何不轻言放弃。每一次如果考试考得很好,父亲会在赞许的同时小心地提醒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太好,父亲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下一次如何可以更好而不是这一次该如何沮丧。从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会一遍一遍地告诉我“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虽然长大以后的我们不再像儿时那样盼望着做神仙,可我们还是相信很多的事情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才可以做成。
    我四岁那年,哥哥们都出去上学了,于是我也想跟着去。父母送我到幼儿班大班(学前班)报名,但因年龄太小,被拒之门外。我每天痛哭流涕,不肯罢休。父母为了安慰我,想方设法地托人,终于把我安排到了城关六小读一年级。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照顾之下和父母的爱护之中,我懵懵懂懂地读完了小学。因为觉得跟同学们一起很开心,所以一直也就很喜欢念书。小学毕业后的那年暑假,父亲开始正式辅导我,让我自己学会看书修完了初一的课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就没念初一而直接上了初二。整个初中也就常常在父亲的指导下尽量地自己去看书从而慢慢地习惯了自学。过了这么多年在自己为人师之后才真正明白父亲培养我们自学的用意---其实读书原本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虽然说医生是父亲做了大半辈子的职业,可对我们来说父亲更像是一个老师。他不仅教我们该怎样为人处世,还一点一点的教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分析问题。爸爸很喜欢数学物理,所以我们一直到了读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时候还会跟他一起讨论问题。有的时候真的是很敬佩他的才智,也很庆幸家里有这样的一个智囊。
    正如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我的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经受了很多的辛酸。当我们一个个相继长大,却又像鸟儿般飞离了他们的怀抱。他们需要承受多少人去楼空的孤独和冷清。每一次我们匆匆匆忙忙地踏进家门,又匆匆忙忙地背起了行囊,带回的是父母的企盼,带走的又是他们新一轮的等待与牵挂。我和小哥哥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寄宿,每年到了寒暑假才能回家。那个时候的我傻傻地以为书读完了就会回到父母家人身边,谁知道书好像是永远读不完的。等上完了大学到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才终于意识到家变得越来越遥远。我还记得第一次出国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录音机里在放《爸爸的草鞋》。那天我听了那首歌才真的明白,这些年因为有父母为我们挡风遮雨,我们才可以这样一点一点地往前走。可是当我们沿着自己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远时,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的父母却要忍受越来越多的离别。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里,父母需要承受的又岂止是离别的苦痛,更有别人看不到的泪水和跌倒了爬起来的挣扎。还记得上大学那年,我偶然看到了父亲写的回忆爷爷的文章。文章的最后一段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刚好要排队上车了,我叫父亲先回去,他说不要紧,已请了假。他默默地站着,眼睛总是看着我,他的老眼里包含着多少的深情和期望啊!寒风吹着他的脸颊,使他喘不过气来。今天不知怎么的,他没有戴帽子,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半旧的短棉袄似乎抵挡不住早春的寒气,尽管他的身体已经绻缩着,仍然不停的寒颤。一直到汽车开动之后,我从窗口里看出去,他仍然站在那里,他的眼睛看着汽车开动……岂知,这一别我就再也看不见父亲了。父亲在我心里永远留下的不是朱自清先生说的背影,而是他的正面,是他含着无限深情和期望的双眼。伟大的父爱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他那包含着无限深情和期望的双眼,看着我走人生的路,使我一生都保持着自信和执着……后来我感到今生无以报答父亲的深情和期望的时候,我决定付出自己一生的爱来培养孩子,把父亲作为自己的事业,使孩子们成人、成才,我想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会高兴的。”那时我第一次觉得对父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第一次意识到在他的笑容后面藏着许多的辛酸、无奈与坚强。而现在的我才终于真正明白,对父亲来说,他所真正追求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地让我们兄妹六人拥有自己的事业。我终于理解“大爱无言”的真谛,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多么的无私。
    小时候也曾听父亲讲述关于他自己人生的故事,总觉得他有深不可测的内涵,有很多的理想和抱负。但让我至今都无比敬佩的是父亲的自信和执著。虽然几经曲折、坎坷,他仍然为了他的理想而奋斗着,从未曾放弃过。其实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有过很多的事业,而在我的眼里他的每一份事业都很成功。他当过老师,教过书,曾被评为先进教师。他做过很多年的医生,收到过很多病人因为感激而送来的锦旗,也被卫生部门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做过家庭补习教师,让很多学生的学业突飞猛进。由于早年在大学里学的是物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父亲还坚持作关于相对论的研究,也写过许多篇的论文。其中的一篇论文还曾受到过钱学森老师的推荐。
    父亲会写一手好文章,也曾写过几本书。这些都可以成为他的事业,但在他看来他的毕生事业是父亲,因为作为一个好父亲是他最大的愿望。我曾问他是否还因为其他缘由,才把自已的事业定位为“父亲”?他说对他来说功名利碌远不及我们的将来重要。而父亲之所以想写这本《我的事业是父亲》,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来唤起整个社会的父教意识,让天下更多的父亲明白家庭教肓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父亲看来,与母亲一道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这不仅是私事,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也是关系到世界和谐发展的大事。而在我看来,能有如此爱我们的父母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
                                            ——蔡天西于哈佛大学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8-5 0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笑晚先生一家,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8-5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笑晚先生共有6子,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36岁即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还担任美国国家基金会的论文审查工作,2008年荣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时考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华尔街基金管理经理,曾在美国最大的、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现任纽约自己经营公司;三子蔡天思,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国内开办实业;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创办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六女蔡天西,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她指导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4-7-29 08: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4-7-29 09: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扬 于 2014-7-29 09:04 编辑

早教、立志、自学。
对父亲来说,他所真正追求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地让我们兄妹六人拥有自己的事业。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7-31 2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候的我傻傻地以为书读完了就会回到父母家人身边,谁知道书好像是永远读不完的。等上完了大学到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才终于意识到家变得越来越遥远。可是当我们沿着自己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远时,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的父母却要忍受越来越多的离别”,每当看到此处,总是心里很无奈,一方面,希望孩子飞的高远,另一方面,却又想着孩子能在自己的身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14-8-1 19: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自己差距很大,好有压力,不过压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加油!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8-4 0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加油。人家蔡老师6个孩子,咱们才一个,相对他而言,我们有比较多的精力教育孩子
阴山山脉 发表于 2014-8-4 1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文笔不错,感情真实,赞一个
mhq111111 发表于 2014-8-4 1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赞!这位父亲真是我们做家长的学习的典范!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4-8-4 1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mhq111111 发表于 2014-8-4 13:32
大赞!这位父亲真是我们做家长的学习的典范!

是的,蔡笑晚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花样年华123 发表于 2014-8-4 13: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伟大了!中科大的确给许多孩子提供了很高的发展平台。祝福孩子的母校发展得越来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4 04:55 , Processed in 0.1736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