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3-8-14 17:47 编辑
可能大家都听过一句话,“你永远都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那么,认知是什么呢?周岭先生在他的《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清楚全面地诠释了这个词的深层含义,他说,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我们常说,人生只有一次,每一次的选择都关乎我们的人生,而每一次选择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的认知在帮你做选择。你的认知浮于表面,你做选择的时候就会越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如果你的认知深远,你做选择的时候就会越在乎对你以后人生道路的影响。而说到认知这个词,就肯定离不开大脑了。人类能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完全仰仗那智慧的大脑。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甚至有些人从未了解过,所以会在很多时候,对自身的各种问题困惑不已。这里所说的自己,特指自己的大脑部分,因为没有大脑,我们什么都不是。那么,就让我们从大脑开始,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吧。 人的大脑分为三重,一个是年代久远的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帮助爬行动物对环境做出本能反应,比如当你的手抓到烫的东西时,会本能的做出放手的反应,比如我们感觉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本能,本能想活下来。一个是相对古老的情绪脑,也被称之为猴子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由情绪脑来控制的,比如我们没吃饭,就会觉得无精打采,很难受,情绪低落,感到不舒服,这就是情绪。一个是非常年轻的理智脑,或者叫做理性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我们对一些事物的深层看法,都是由理智脑来决定的,比如你肚子饿该吃饭了,可你躺在床上,本能促使你肚子叫,可人有惰性,这时就需要理智脑帮助,告诉你应该吃饭、不吃饭的弊端,督促你去吃饭,这就是理智。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知晓,蛇是典型的爬行动物,是没有情绪脑的,所以你对它再好,它也不知感恩为何物。大多数人包括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些,只是凭感觉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只有一个大脑,而人类仅仅比它们聪明一点,这种错误的认知使我们像那个救蛇的农夫一样,经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很显然,我们的大脑是由不同的模块堆砌而成的,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处理器却是新的,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兼容问题。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但高级的理智脑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简直弱爆了。第一,从出现的年代看,如果把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老人,那情绪脑就相当于一个55岁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的宝宝,可想而知,这个宝宝再聪明,若是在两个成年人面前,也会显得势单力薄。第二,三重大脑发育成熟的时间不同,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分别在2岁、12岁、22岁左右发育成熟,所以在人生的前20年里,我们总是显得心智幼稚不成熟。第三,我们的大脑里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同时,它们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极度紧张时往往会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就是因为处于最外层的理智脑缺血了。第四,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看起来低级,但他们掌管的是潜意识和生理系统,他们的运算速度极快,能够达到1100万次每秒;理智脑虽然高级,但运算速度很慢,只有40次每秒,并且理智脑耗能还极大,比如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一长,会感觉到脑袋酸疼。种种迹象表明,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只不过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决策往往与现代社会脱节,因为它们以为自己还处于原始社会。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为了节约能耗,人类就会尽量减少理性的思考,而更多的选择那些不动脑子的娱乐和消遣,所以我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避难趋易、急于求成,又因为它们主导着大脑的决策,所以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做不成事情,并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默认天性太过强大,比如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减肥,明白“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的两大法宝,明知道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不宜多吃,但背后仿佛总有人怂恿再吃最后一口;很多人制订了运动计划,并坚持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便放弃了,没事躺着,肯定要比去健身房更舒服。每次理智脑与本能脑、情绪脑对抗的时候,败下阵来的总是理智脑,甚至有时候它还没来得及启动,身体就已经被本能和欲望“劫持”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陷入了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讲的知行不一,谁都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了手机;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了下文;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成天围绕琐事打转……然后还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这会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努力,把今天浪费的时间补上等等,我们找借口的样子,像极了小孩子。事实上理智脑很少有主见,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其实,所谓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出生时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谁在这方面主动,谁就能在现代社会占据更大的生存优势,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持续练习,就能让自己的理智脑加速变强,因为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我们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导;而若是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那理性思维便会占据上风。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我们要改变习惯,必须要先提高认知,从而释放一个更大的本能出来,比如好多男人喜欢抽烟,让他戒烟很难,但是得了肺癌,求生的本能就会大于对烟的依赖,然后就很容易戒掉了。减肥也是如此,控制饮食太难,记得有一次我肠胃炎,胃疼肚子疼,一周掉了8斤,因为对疼痛的恐惧本能,战胜了嘴馋的本能。再说读书,好多人坚持不下去,因为大脑耗能严重,比不上打游戏看电视舒服,但是当你发现读书让你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从而升职加薪,让你眼光开阔更为豁达,你就会产生一种趋利的情绪,逐渐从心里爱上读书。 理智脑并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作者有个比喻,理智脑就像一位经理,他不能开除本能脑和情绪脑那两位员工,也不是要跟他们对抗,更不是亲自上阵,而是要提高认知,运用策略,让这两位员工踏踏实实、心甘情愿的把活干了,使大脑这个“公司”团结和谐,欣欣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