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0-9-26 22:07 编辑
司马光砸缸,这是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中学时知道他编写了一本《资治通鉴》,但课本里并没有该书的节选。年轻时喜欢看看小说散文之类。慢慢地,散文不看了,小说也读得越来越少了,反倒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四十不惑以后,陆续地把《史记》《资治通鉴》等名著搬回家,准备好好瞧瞧历史那些事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史籍名著,文言晦涩难懂,生字偏僻字较多,读起来真是费时费力。一般读完一卷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而《资治通鉴》有294卷之多,即便每天一卷,也要花上10个月的时间,况且你也无法每天都读,每天花上一个小时。这样的书,你还不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看下去。
看书有个习惯,就是会在书的后面记下阅读的时间。对于《资治通鉴》来说,当最后一部看完,我翻了一下四部书的后面,才知道竟然断断续续花了五年半的时间。
第一部,从15年4月份开始,到15年10月份结束,花了6个月的时间。 第二部,从16年1月份开始,到18年6月份结束,花了30个月的时间。 第三部,从18年7月份开始,到19年9月份结束,花了15个月的时间。 第四部,从20年6月份开始,到20年9月份结束,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
第一部是按照每天5页的进度去读,坚持得很好。第二、三部没有坚持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一部用时最少,是我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一章,今年国庆节前必须读完,期间不再看其他书,严格执行下来,非常有效,竟然提前完成了。
虽然前看后忘,过程却是津津有味,结合现实,感慨唏嘘。恕我悲观,虽名“通鉴”,却不知今人到底是学了里面的好,还是学了里面的坏;亦或是让好人变坏,让坏人更坏。
它还让我见到了以前没有见到的人,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
毛主席晚年曾对人讲,《资治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他将这部三百多万字的史书读过十七遍。我看了一遍之后也深深体会到,这本书,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但愿心中常记起那个搬起石头砸别人的缸的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