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0-7-4 15:36 编辑
前段时间晚上吃饭时,我顺便考孩子一个关于科大的问题:中科大校门上的校名是谁写的?我以为他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结果他愣是想了半天后说不知道。这可把我气得七窍生烟,要不是在吃饭,我真要狠狠踢他一脚。要是别的学校不知道也就罢了,自己的学校都不知道,这半年的科大好像白上了吧?
学校的校名,是学校LOGO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她高高悬挂在大门上,每天有数万人看到她。校名怎么写,由谁写,都有讲究,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是请政要名流,还是请书法大家?是请和学校有渊源的人物,还是请学界泰斗?
到网上查一查,关于中国大学校名题字的相关文章很多,各种说法都有,很难辨别孰是孰非。经过一番整理研究,小编我想就中国大学校名的题字,给大家做一个自己的分析。今天先分析一下42所双一流大学(原39所985高校再加上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请看看你曾闻过谁的墨香?
从题写人来看,42所大学共采用了14位名人的字体。这14人分别是:王羲之、孙中山、林森、陈嘉庚、吴玉章、鲁迅、郭沫若、毛泽东、张学良、邓小平、舒同、赵朴初、启功、江泽民。除了江泽民还健在外,其他人都以去世。其中毛主席的作品有21个,整整占了半壁江山;郭沫若、江泽民紧随其后,各有4个。
从题字的分类来看,可分两类:专门题写和集字。专门题写就是应邀(很多)或主动(很少)为某一大学题写校名。集字则是从某人的书法作品或手稿中搜集出校名所需的字体,然后拼在一起。42所学校中,专门题写的只有20所。有三所学校比较特殊,就是在学校改名前是专门题写的,等学校改名后,原题写人已经去世,只能从其遗墨中搜集替换补齐。如中山大学,1924年成立时为广东大学,孙中山专门为其题写了广东大学校名,1926年,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其时孙中山已经去世,只好从其遗墨中找来“中山”二字替换掉“广东”二字。其它两所为中国海洋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既然最受欢迎的是毛体,那我们就先聊聊它。
华东五校中,除了中科大是郭沫若专门题写,其它四校都是毛体,只有复旦是毛主席专门题写。C9联盟九所高校中,也是除了中科大外都是毛体,只有北大、清华、复旦是专门题写。在校名中,中科大真的是与众不同。
在21所毛体高校中,也只有6所(北大清华北师南开复旦湖大)是专门应邀题写,其它全是集字。山东大学和武汉大学虽不是毛主席专门题写,却是真迹,是从毛主席分别写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书信中整个选取的。由此看来,毛主席的墨宝真迹,不是随便是谁都能够请得到的。其实真实的原因是,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急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新世界新气象,原来的校牌已不适合再用,要换新的,有门路的学校都找关系托人请毛主席题写校名,毛主席也基本上是来者不拒。1956年以后,中央已不允许国家领导人随便题字了。至于现代那么多高校追捧毛体,可以说从风险上来说比较小,也比较稳妥,省得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再说,毛体也确实气势十足,惹人喜欢,又很容易找到,也不需要花润笔费。
除了毛体,郭体也是比较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郭沫若建国后在文教领域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郭的书法水平也确实很高。郭体和毛体一样,都是以行草见长,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很适合用于校名。
舒同、启功、赵朴初,都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舒和启分别是第一、二届书协主席,赵也是副主席。舒同被毛主席赞誉为“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何香凝曾评价说:“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GC D有舒同。”现在的电脑字库里既有“舒体”,也有“启体”,不知这是书法家的荣耀还是悲哀。对于赵朴初,我则印象很深。刚上大学时,就知道校名为他所题,后来知道他是我们安徽名人,卓越的佛教领袖。
在这些学校中,还有两个学校比较有意思,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这两所大学都是两个人的题字并存。重大,有的校门用的是林森亲笔题字,有的校门用的则是毛体。厦大,原先用的是鲁迅体,近年来有的校门用的是鲁迅体,有的校门用的是陈嘉庚体。而无论鲁迅和陈嘉庚,都没有专门为厦大题写过校名。鲁迅的字是从文稿中收集的,陈嘉庚的字是从学校奠基石上收集的。解放前,厦大使用的也是林森的专门题字。
东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所大学一字之差,先后采用的都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集字,东南先用,中南随后,大概率是中南偷学东南。这两个校名可谓是最古老的题字。
1992年11月,张学良受邀在他专用的“张”记信纸上题写了“东北大学”四个字。他感慨地说:我的军队没了,我的军衔没了,我只有东北大学、老朋友和过去的事了。
吴玉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首任校长,而用他的题字作为校名则是1978年复校之后。从成立开始,人大就先后用过毛体(集字)、标准宋体字、郭体(亲自题写,没有挂出)、刘少奇体(集字,没有挂出)、华国锋题字等,可以说是用字最多的学校。
下次,无论你到哪个城市,当你经过大学校门时,请你抬头欣赏一下书法之美,嗅闻一下浓墨之香,看能够感受到此校的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