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回首 于 2019-8-17 19:59 编辑
一、写给同学们几点: 1) 相信自己。 有些家长对很多入职大企业、著名研究院所的毕业生很羡慕,对自己孩子还处研究生为苦写论文绞尽脑汁、或者还未选择研究方向而苦恼;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孩子的未来,这时候相信自己最重要,要知道年轻人的活力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你也会变得比他人更出色。 2) 要敢于实习-------对将要入职的同学尤为重要! 总想把技术学到最好再去工作,一直不敢去公司实习;好比学游泳,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会有更好的体会和新的发现! 3) 怎样定研究方向和课题: 把题目初定就马上往下做,走到半路根本行不通,再想该换课题,耽误了大量时间。想做的问题,首先要判断这个研究问题是不是你真的感兴趣?是不是真正值得你往下去做?可通过与导师、合作者、学长这样不断反馈式的交流,才能锤炼自己做研究的价值。 4)关于专业转换的问题: 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转到另一个专业,博士的时候又转了一个方向。从年轻人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有个公认的看法------一直从事一个狭窄的方向容易卡住自己。就好像觉得老待在一行里面,不管做什么,可能科学就把你超过去了,根本没有你能做的东西了。所以应当适当跨行。可能因为你跳到新的问题上,比钻在牛角尖里做第三代的什么问题容易得多。你转向新问题,常常先到那里,把树上的果子都采下来了,后来的人要爬得很高才能采下来。 5)要勇于和学长学姐、同行探讨交流,或向跨行前辈学习-- 交流能弥补你的盲区,开阔你的视野,你少走一点弯路,若有可能还能合作研究和做发表论文;能够跨学科拓展你的才能。 6)切莫抄袭拼凑论文,那样会毁了你的一生。 有人喜欢网上用免费搜索引擎搜索论文,自己修改拼凑,记住混学术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普通检索:新闻、门户、论坛、百科、社交网站等,非同行评审 学术文献检索:学术出版物,包括论文、期刊、电子书、专业数据,同行评审是否为同行评审是内容上的最本质的区别。 祝同学们进步!快乐!
二、有愿意交流人工智能AI方面的同学,给你们介绍一位AI博士学长。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W学长。 1、学习经历: 本科:科大信院12届毕业 ; 硕士:南加州大学(USC)信号处理; 博士:南加州大学(USC)人工智能方向;跨系合作研究,师从二位导师; 在USC学习期间,从多个优秀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7 / 2018 USC五大杰出学者; 2、工作:2019年入职Facebook(加州湾区总部); 3、研究方向、特点, 1)、主要四个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与理论计算; 高维统计; 网络优化; 神经元网络; 2)、在国际知名刊物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3)、担任数个国际期刊、会议的论文审稿人; 4)、研究有想法; 4、个人简介: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5、个人主页:https://sites.google.com/usc.edu/xiaohan
欢迎有志于学术研究,数学、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软件、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近的专业的同学、校友一起交流、切磋、合作研究! (可上主页与W联系,或通过QQ:935160059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