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8-11-26 17:21 编辑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边城》 对茶峒的兴趣,来自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小说和边城老电影,对里面描写的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印象颇深,那清澈见底的河流,凭水依山的小城,河街林立的吊脚楼,攀引缆索的拉拉渡,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看看能让人写出如此灵秀文字的土地,见识一下翠翠式的苗族爱情。 从凤凰坐车到花垣县,再转车到茶峒。茶峒距花垣县城25公里,汽车驶出县城开始在县道上慢悠悠的前行,公路越来越差,中巴越来越旧,游人越来越少,风景却越来越美。路上颠颠簸簸,花费了一上午时间才到了茶峒。 车子穿过边城街道,驶入小小的边城车站,车站很有韵味,像时空错乱时光倒流回到了民国年代。茶峒小镇安静地伏在河边,游客寥寥,冷冷清清,与热闹的凤凰天壤之别。 茶峒古街上有东方红路、名联坊和中山路等数条老街,均用木箭头标识着,且街街相通,户户相连,活脱脱一个城市的缩影。茶峒的老宅多为木质结构,镂空的雕花围栏,红色的墙面写着黄字语录,把人的思绪拉到过去时光。 街上的门大多敞开着,尤其是客栈,挂着“今日有房”的牌子和电话,人则在街上做生意,不必耗费精力在此候着。有些老人坐在家里闲聊,或者一簇女人围坐着打麻将,她们的男人还在酉水河上摆渡。 茶峒的旅游业尚在起步阶段,配套少,住宿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正因此,没有受到太多现代化的冲击,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古朴的气息。当地民风纯朴而热情,问路吃饭借宿,都会很热情的接待你。 茶峒古镇旁,清水江弯弯曲曲绕镇而过,岸边是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楼下是风景如画的林荫道,道旁绿绿葱葱的一排垂柳,半掩着河码头。“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清水江河边的吊脚楼,据说就是《边城》里船总顺顺的家,翠翠在这里看过龙舟。 如果说酉水的舒缓宽阔荡漾了整个湘西的梦,那么环绕茶峒的清水江(白河)则是边城一首永远宁静祥和的歌。如今的酉水河并不深,浅水处堆着乱石。茶峒古码头停着一溜排小木船,苗族风情的吊角楼依在墙边,褪了红的木檐与灯笼泛着旧色,显示着岁月的沧桑。酉水沿岸的铺子放着烤鱼、田螺和凉皮,引得游者掏囊解馋。当然还有晾晒的鱼干,红辣椒,弥猴桃等名符其实的茶峒特产。 茶峒古码头处有沈从文老先生题写的“边城”,雕刻在悬崖上仍然依稀可见,旁边就是古镇旧城墙遗址。沈老为写《边城》这部书,来小镇体验生活,在这古镇小住了一两年。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只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小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横跨小镇的“拉拉渡”,是《边城》小说中翠翠和爷爷谋生的工具。 跳上船去,似公交车般投币两元,掌船老人说文革时来往行人无需付钱,但必须背诵毛泽东语录。坐拉拉渡即到对岸的重庆洪安古镇。在渡船上回望茶峒码头,会看见崖壁藤草的遮掩下,刻着“边城“两个红色大字。 渡口的对面,既是洪安码头。如今码头正中有赭红色“语录塔”,散发着红光,黄漆粉刷的语录依旧清晰。即使在对岸的茶峒也能看到,很是醒目。看着岸边充满年代感的毛主席语录,感觉这里像是传说中不知世外岁月的桃花源。而后面街上的复兴银行,则是刘邓大军入川后的第一个指挥部。 在重庆的洪安古镇开始转悠。洪安镇很有点山城的味道,镇内主街上有不少老字号。这里也不繁华,路也不平,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 湘西,是绿色,是自然风光;洪安,则是红色,是革命老区。渡江亭、纪念碑、复兴银行、司令部,二野的纪念馆……洪安古镇不要门票,参观景点再单独收费。 往里走,两边都是危楼一般的房子,基本已经没人住了,有些房子已经倒塌,只有寥寥几户还有人家,比茶峒少了很多生活气息。 如果不坐渡船,还有一条路,一个横跨清水江的界河桥——茶洪大桥可以从茶峒到洪安。桥东是湖南,桥头的城楼上写着大大的“边城楼”三字。桥西是重庆境内的洪安,是当年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入口,旁边有刘邓大军入川的纪念碑。桥头的牌楼上写着“渝东南第一门”几个大字,似是在彰显重庆人麻辣的性格。站在桥上向南眺望,贵州高原气势磅礴的万千大山,便横亘于眼前。清水江即由这崇山峻岭之中浩淼而出,不时有船只往来于江上,出没于深谷逶迤之中。
茶洪大桥西岸桥头下,有一座三角形的凉亭,亭前立有一碑,正面刻着“一脚跨三省”,背面刻着“三省闻鸡鸣”,这就是“鸡鸣三省亭”了。我特地下去看了看,面对石碑,此时,我前面的大山是贵州省,河对岸是湖南省,身后是四川省。很有意思吧。 河中有两个岛,一个是三不管岛,据说是湖南、四川、贵州都不管的小岛,过去民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纠纷都会在岛上了断,不受官方干涉;昔日有被追捕的逃犯就会到此岛逃生。现在归重庆所属,已归于平静,上面建了酒店,有大老和二老的雕像。“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nuó)送”,此时,三不管岛上的大老、二老,正对着翠翠岛上的女孩唱情歌。
另一个是翠翠岛,人工岛屿,收费25元,可以坐“拉拉渡”过去。小岛有一座白色的石雕,是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为茶峒设计的翠翠和大黄狗的雕像。汉白的翠翠雕像站在岛边,S形的长辫落到腰际,那神情似乎在等人,眸子却是望穿秋水。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年代。 第二天我们起个大早,向白塔的方向走,看到了茶峒水坝。边城小说中翠翠和爷爷就住在白塔下面。白塔外面是一座山,我们爬了上去。站在山顶俯瞰,茶峒拥山抱水,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河水悠闲地穿城而过,环绕着翠翠岛。 在白塔旁边,遇到一条黄狗,不由得想,大概爷爷只是带着翠翠出门去了,倘若在此地等,说不定还能见他们一面。 “到了冬天,这个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起来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一江碧水向东流,痴心的小翠翠和她的小黄狗,仍然风雨无阻地站在翠翠岛上,日夜向东眺望,盼望她最心爱的人的商船满载而归。 茶峒,真正的边城,风景秀美,民风古朴,真正没有经过商业化开发最古朴最本真的古镇原貌。就算只为这篇小说来这一游,也绝对会让你感到别有风味而不虚此行。
|